监控中心商品综合指数实施新的编制方案

01.07.2014  18:40

  2014年7月1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商品综合指数(CCCI)进行例行权重调整。同时,利用指数权重调整窗口,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对商品综合指数实施新的修订编制方案。

  据介绍,监控中心商品综合指数是一个期、现货品种结合的综合价格指数,样本数据主要考虑国内上市期货品种、国际主要商品指数覆盖品种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重要生产资料包含的品种。自2013年3月发布以来,指数运行平稳。根据历史观测结果,该指数可提前1至2个月反映PPI的变化趋势,为监测PPI走势、观察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有效的工具。

  一年来,随着我国上市期货品种活跃度的提升、价格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大宗商品行业数据的获取更为便利,监控中心借本年度指数例行权重调整之际,对指数样本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调整,同时对原编制方案细节进行了部分优化。

  据介绍,调整后的商品综合指数样本将由原来30个增加到37个,其中剔除原有品种6个,新增加品种13个。选取的商品在实体经济中更具代表性,其中24个品种价格采样来自期货市场,13个品种来自现货价格,同时对期货品种展期时价格进行5天平滑处理。商品指数覆盖的板块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林木和非金属建材,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指数序列分布。

  另据了解,监控中心指数实时计算系统也于7月1日上线,并进入试运行阶段。监控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期货指数”将首先在该系统运行,投资者可通过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网站的指数发布平台和大智慧、万得资讯等行情终端实时查询。此外,监控中心今后将通过指数发布平台适时披露指数样本合约展期和权重调整等细节信息,以方便广大投资者对指数的跟踪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价格信息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在商品指数开发工作上取得长足进展,成效明显。市场普遍认为,该中心利用期货市场数据优势和市场监测监控经验,编制的相关指数更加贴近和还原市场本源,指数的专业优势凸出,指数市场影响力渐趋体现,为我国期货市场权威指数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编:张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