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兴农养禽专业合作社位于皖南宁国市西津办事处,由养鸭大户潘兴龙等人发起,2007年12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成立。成员出资总额75.00万元,现有成员51人,主要分布在宁国市西津、汪溪等8个乡镇办事处,主要业务范围:肉鸭饲养、屠宰、销售。固定活动经营场所500余平方米,拥有屠宰加工厂1座,年屠宰量70万羽,集贸市场批发摊位3个,年批发销售量120万羽。保鲜冻库2座,库容立方米。健全运行机制,依法规范建设。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盈余分配、积累与发展上,坚持在探索中求完善,在完善中求发展。在全体社员大会上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并进行了修订,明确每个社员的权力和义务,选举产生了首届合作社理事会。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了《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六统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面实行社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每年召开社员大会,对合作社的经营方向、财务、分配等重大事项进行民主讨论决定。统一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坚持立足长远,努力扩大合作社的市场竞争优势,从鸭苗到商品鸭;一条龙生产经营,由专人分别负责社员的培训、建棚指导、鸭苗投放、生产管理、肉鸭回收、售后结算、生产记录、档案管理等事宜。还与市畜牧局密切配合,制订了合作社无公害肉鸭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养殖,对商品鸭社员养殖实行严格的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结算服务管理。注重安全监控,保证产品安全。合作社在制定执行养殖生产标准同时,更加注重安全控制。一是对社员生产过程中饲料、药品实行统一采购供应,并由专人负责进出台账,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存档工作;二是建立肉鸭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自律性检测制度。三是严格履行商品肉鸭出栏报检制度。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合作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依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商品鸭养殖示范小区,开展了准化饲养、健康养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提高社员养殖水平。截至目前带动了500多农户养鸭,社员覆盖至本市个乡镇及周边宣州的水东、孙埠镇。生产规模从年养肉鸭70万羽发展到120万羽,年销售肉鸭120万羽,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转移剩余劳动力80多个。理事长潘兴龙被评为宁国市农民创业带头人,2008年度合作社被评为宣城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