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脱贫奋力“攻坚拔寨”

29.09.2018  08:54

  从地图上看,长江、淮河将安徽划成三大块,淮河以北、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人们通常把淮河以北称之为“皖北地区”,包括“六市四县”。其中包括淮河以北的亳州、阜阳、宿州、淮北、淮南、蚌埠6市和所辖县(市、区),以及沿淮的定远、凤阳、明光、霍邱4县。

  皖北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两岸及皖北平原一直是安徽最大的粮仓,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淮河水患等自然灾害和其他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目前皖北地区集中了全省53%的贫困人口、55.6%的深度贫困县、45.6%的深度贫困村,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皖北崛起”必先脱贫攻坚

  皖北地区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人口3768万,分别占全省的37.8%和53.4%,全省10个人口大县皖北占9个。皖北地区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皖北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皖北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皖北地区有一个县没有脱贫,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就没有完成。

  长期以来,皖北地区工业基础一直比较薄弱,除淮北、淮南的煤炭产业外,战略型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传统农业区,农业在皖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另外,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淮河多次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给沿淮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大损失。

  为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早在200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11年,在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首次将“皖北振兴”纳入全省发展战略规划;2016年,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皖北崛起进程。从“加快皖北振兴”到“加快皖北崛起”,表述的变化,既反映了皖北的发展变化,也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皖北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对打赢皖北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念。

  近年来,我省从财政支持、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大了对皖北地区扶持发展力度,形成了较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推动皖北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如今的皖北,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淮南的煤机制造、阜阳的商贸物流、亳州的中医药、宿州的鞋服纺织、淮北的食品加工、蚌埠的电子信息……正成为皖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皖北脱贫攻坚、加速崛起。

  9月19日,虽不是节假日,但阜阳火车站依然人流如潮。阜阳市是皖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也是皖北民工集散地,每年有近千万民工从这里奔赴全国各地务工经商。阜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对阜阳这样一个人口大市来说,加快劳务输出,民工潮曾是一大标志,劳务经济成为皖北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皖北崛起必先脱贫攻坚,不能让深度贫困拖慢了皖北发展的加速度。要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每个贫困户在小康路上不掉队。

  夯实基础补齐发展短板

  补短板、破瓶颈,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要加快皖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交通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贫困地区有持续发展能力。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皖北地区聚焦深度贫困攻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关键一环。

  9月7日,记者走进萧县青龙镇路口村,看到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以“村民活动广场”为中心,向周边村庄延伸。村民刘志强指着眼前的这条水泥路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雨雪天气,泥泞不堪,出门真不方便。如今,全村9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组组通’,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更为我们脱贫致富打下了好基础。我家种了6亩的辣椒,过去只能自己运到附近的市场去卖,路不好走,赶到市场常耽误行情。如今,路修好了,外地客商直接开车上门收购,价格也涨了,收入自然也高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为我们铺出了‘致富路’。

  萧县是我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29万人,贫困发生率16.97%,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重。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现高标准脱贫?萧县扶贫局局长李红玲认为:“应首先完善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萧县累计投资12.66亿元,加快补齐全县87个贫困村发展短板。在这些贫困村中,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换挡提速”。截至2017年底,该县累计有164187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3.44%。

  在临泉县高塘镇刘庄村,一条新修的渠道横贯田间,清淤扩容的刘庄村运河波光粼粼。村书记戴修军告诉记者,这条河道全长2.6公里、宽120米,承担着沿岸2万亩农田的排灌任务。过去因年久失修,河道几乎失去了排灌功能,去年3月,县里投入水利工程项目资金1350万,重新疏通了这条古运河,对两岸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后的古运河不仅解决了村民用水灌溉难题,而且也成为湿地生态公园,每年有数万只鹭鸟来此栖息,成为当地乡村游的一道风景。

  “县里加强了刘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河道、当家塘全面疏浚、绿化提升,建起了农民文化广场,农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既是扶贫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临泉县扶贫办副主任李英对记者说。

  据临泉县委书记邓真晓介绍,临泉有230万人口,是我省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与其他县相比,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还很落后。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让每一个贫困户脱贫,也要注重把脱贫的基础打牢,把脱贫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起来。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四带一自”闯出脱贫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目前,“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在皖北地区大力推广,也在全省各地推广创新,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临泉县聚焦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园区带动、企业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三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产业扶贫格局。后来,我省在总结临泉产业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民合作社带动,提炼出“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县委书记邓真晓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000个,带动46个贫困村成功出列、14.6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9月14日,记者走进临泉县姜尚工艺品有限公司,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车间里,工人张洪世手持电烙笔,正在形态各异的葫芦上烙画,不久一幅幅十二生肖像在葫芦上栩栩如生。张洪世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在公司上班3年多。他告诉记者:“我自小患小儿麻痹症,不能正常行走,只能干点手工活。如今在公司加工小葫芦,一天能赚70元,生活不愁了。

  公司负责人韩玉梅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一家工艺品出口企业,也是临泉一家扶贫企业,主要加工和销售葫芦、根雕、玩具、饰品等工艺品。厂里一共有80多人,近半数是因病致贫的残疾人,通过传授他们葫芦烙画技术,招聘他们到公司上班,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一家企业就能带一批农户脱贫。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向当地村民传授“亚腰葫芦”种植技术,从他们那里收购葫芦,吸纳贫困户就业。贫困户李俊化一家今年种了3亩葫芦,亩产400多个,卖给姜尚公司,每亩纯收入超过4000元。

  在萧县青龙镇胡庄村扶贫车间里,同样也是一派忙碌。工厂里的2号冷库里,不少工人正用铁锹将晒干后的黄花菜聚在一起,冷库温度只有1°C,可他们的心里却没有一丝寒意。

  “我每天在这里工作8小时,一天收入100元,家里5亩地全部种上了黄花菜,一亩地纯收入达4000元。收入稳定了,脱贫奔小康就不是问题。 ”正在车间忙活的贫困户周军某老人笑呵呵地说。

  胡庄村地处皖豫交界处,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5人,曾是萧县有名的贫困村,去年底却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关键是选准了黄花菜加工产业,走上了特色农业致富之路。

  “一公斤优质黄花菜价格达70元,种植和加工效益可观。 ”该村致富带头人王中纪告诉记者,“村里实行‘扶贫工厂+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动模式,每公斤黄花菜以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深加工后分销到苏州、北京等地农贸市场。”由于收购价格较高,临近永城市、涡阳县的菜农也将种植的黄花菜卖到这里。前不久,他和驻村工作队又在外地签下了2.5吨“订单菜”。

  青龙镇的黄花菜、闫集镇的黑皮冬瓜、酒店乡的西甜瓜、杜楼镇的绿芦笋……在萧县已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为贫困户增收致富打下了基础。萧县扶贫局局长李红玲告诉记者:“过去,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一缺资金,二缺技术,加上农户土地分散,产品质量和销路都无法保证。如今,我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销售订单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带动了一大批困难群众脱贫。有了产业支撑,萧县脱贫攻坚的路子越走越宽。 ”(记者汤超齐振江通讯员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