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记者“走基层”赴北方采访系列报道之七
开启一片新天地 誓言再造新奇迹
——记皖北煤电北方能化西北能化公司
沿着黄河一路向北,穿越整个山西,4月20日,集团公司记者“走基层”走进北方能化采访组向西北能化进发。进入内蒙古境内,天地变得豁然开朗,天空高远蔚蓝,白云朵朵,大地辽阔。穿过黄河大桥,再行一段路程,进入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再行不远,就来到西北能化公司所在地。
西北能化总经理钱大华及办公室相关人员接待了我们。虽然这一天是星期天,但办公楼里各部室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着,完全没有休班的概念。
在会议室,我们介绍了要采访的相关事项后,钱大华介绍了西北能化建设的进展情况。他对项目建设及进展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钱大华是煤化工方面的专家,他介绍时语言里有煤化工方面的专业术语,记者们不是特别清晰,再次询问时,他就用通俗形象的词汇详细介绍。
通过钱大华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西北能化公司是北方能化唯一的一座现代化煤化工企业,这座煤化工企业既担当着资源配置的任务,更担当着创造效益的责任。30万吨/年甲醇项目建设计划在5月底基建竣工,在8月底投料试车,在年底能够创造出1600万元的利润贡献。同时,公司在积极谋划甲醇的深加工项目。西北能化项目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煤价低;资源优势:原料充足、水资源丰富;技术优势:有淮化后备人力资源;产品用途广泛:煤制汽、煤制油、汽油添加剂,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后,钱大华等公司负责人陪同我们前往工地采访。工地上一派紧张繁忙的建设场景,一个个“庞然大物”巍然屹立。由于我们是外行,钱大华一一向我们介绍这些“庞然大物”的用途。记者们感到震撼和喜悦。
钱大华介绍说,西北能化项目现正处于设备安装高峰期,土建扫尾和化工人员培训都在同时进行。根据项目现场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情况,项目公司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分工,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认真组织工程施工会战,强化施工调度,强化协调配合,强化督查考核,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项目进度,主要工程节点均按照进度计划快速推进。项目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节俭办一切事情,把资金、资源、要素全部用在保项目上,仅招标采购方面就比预算节省资金近3亿元。
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西北能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很多曲折与坎坷。
由于种种原因,从2008年5月项目开工建设到2012年7月的4年时间里,项目进展不顺利。2012年7月经过股权改造,西北能化公司成为皖北煤电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月,钱大华调任西北能化公司总经理,一场让西北能化涅槃重生的洗礼拉开序幕。
一切仿佛都从“0”开始。没有人,调!内蒙、皖北、淮化,南下北上,纵横上千公里,不到1个月,一支近30人的管理队伍迅速集结到塞外边关,项目建设迅速启动。没有钱,筹!集团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设备融资租赁、银行贷款……一笔笔资金汇集到西北能化,项目建设资金时刻得到保障。手续不齐全,办!从内蒙古自治区到鄂尔多斯市到准格尔旗到大路煤化工基地管委会,从经信局到规划局到国土局到环保局……无数的解释,反复的沟通,信任一点点取得,证件一个个获得,项目建设一步步走上正轨。
从2012年8月项目重新启动起,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北能化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复建工程与新开工程双管齐下,设备招标采购、工程施工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公司全体员工发扬“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特别能战斗”的皖煤精神,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一个现代化煤化工企业的雏形已经展现在西北大地。
在西北能化采访任务完成后,这次“走基层”北方采访行程也接近了尾声。记得在西北能化采访时,办公室一位人员告诉记者:“西北能化所在地准格尔旗就在黄河几字形横向竖弯勾拐的这个点上。黄河九十九道弯,拐过这个点,就会奔流直下,涌向大海。”记者想,当前集团公司遇到的危机与困难,不正暗合这个喻意,战胜当下的艰难与险阻,拐过这个弯,集团公司就一定会迎来一次大跨越、再次腾飞的新时代,几代皖煤人“做大、做强、走远,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的梦想就会变为现实。记者在心里默默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