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 精神永存 ——追记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芜湖县共产党员、退伍老兵王能珍(下篇)
这几天,八百里皖江沿岸传诵着一个响亮的名字———王能珍。这位土生土长在芜湖县湾沚镇桃园行政村陀公村的61岁普通农民,今年7月7日在濮阳圩抗洪抢险时,两次奋不顾身潜入水底摸排险情,不幸发生意外,英勇牺牲。噩耗传来,当地百姓悲痛万分
“濮阳圩上的守护神”走了,热心肠的好人走了,永不褪色的老兵走了……只留下了一本本鲜红的党章,默默讲述着一位共产党员为理想信念坚守终身的故事。请看报道下篇《初心不忘 精神永存——追记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芜湖县共产党员、退伍老兵王能珍》:
穿过一家水泥砖厂,走过一截石渣路,就来到了王能珍的家。堂屋的条案上王能珍的遗像摆放在正中央,旁边的14本鲜红的党章、党员证、党费证,像过去的43年一样,无声无息陪伴着他、守护着他。
王能珍出生于1955年,18岁时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勤奋的王能珍特别能吃苦,每天天刚亮就早早起床,从100多米高的山下挑水回来给战友们刷牙洗脸。中午,战友们在休息,他一个人在炮台上苦练技能。乐于助人的他,还手把手教新战士洗衣服、缝被子,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
老战友徐道清:"表现非常突出,经常听到他受到连长、指导员的表扬。第二年就入党了。入党以后,经常跟我们讲,我们要为党多做一点事,要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海岛上的艰苦生活让王能珍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经常疼得他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擦冷汗。战友们把他送到医务室,可一转眼他又偷偷跑回来,为的是不耽误训练,不拖战友们的后腿。退伍那年,部队让他留下来把胃病治好,可是他却执意要回乡。
徐道清:"他在部队住了两个月吵着要回来。他说既然回家了,我要早一点,不要给部队增加负担麻烦。病也没治好。所以落下胃病"。
回到家乡,王能珍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虽然褪去了军装,可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
农事再忙,村党支部组织的“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他都积极参加,一次也没落下。组织上发下来的各种学习资料,他都当成“宝贝”,精心保管时常学习。光他手头保存下来的历次修改的党章就有6本,就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党费证,他都完好无缺的保存了下来。
女儿王志萍:"有一次我把它弄破了,就被我父亲责怪了。我父亲跟我们讲,这是他的党章,教导我们怎么做事、做人。我父亲讲了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把它弄坏,一直好好保存着"。
在王能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又参军入伍并在部队里入了党,女儿王志萍还当选过镇党代表。一家四口人有三名是党员,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党员之家”。
王能珍生前经常说“我是党的人,要听党的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别人看来,一个普通农民说出这样的话,有些不能理解、不可思议。可是,这正是王能珍一生坚守的信仰。
身为党员,在以往30多年的防汛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第一个跳下水;身为党员,他为群众着想,为村民服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五保户周明贵不会忘记,八年前翻修危房时,是王能珍从头到尾义务帮忙,五天五夜没有回家。
村民范怀长不会忘记,30多年前儿子结婚,家里拿不出钱下聘礼,是王能珍把自己“压箱底”的500多元钱拿出来无偿借给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村民张大金不会忘记,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是王能珍借给他10斤米。这米,救了张大金一家的急,也一直存放在他的心里。
张大金:"那个时候10斤米对我们来讲可以说是救命了。他为人耿直的很,对人热心,谁家有困难找到他毫不推辞,尽自己的力量"。
热情大方的王能珍家里其实并不富裕,甚至比他帮助过的人还要困难。他家的三间平房是2002年建的,用的还是别人家房子拆下来的旧砖。此前,一家四口人住的是土坯屋。他最喜欢穿儿子的旧衣服、旧鞋子,总是缝了又逢、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扔。今年过年,女儿花900块钱给他买了一件新棉衣,可是他一次也没有穿过。
女儿王志萍:"他说,我不需要穿这样的衣服,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只要穿普普通通的衣服就可以了。我觉得我父亲对自己这些方面都很吝啬,就是从来都不舍得穿、吃、用,但对邻里乡亲都很大方"。
村民家失火,冲在最前面的是王能珍;女童落水,跳下冰窟里救人的还是王能珍……不论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还是平日里的乐善好施,王能珍总是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用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践行入党时的誓言。
王能珍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桃园村的村民们纷纷涌来,赶来送这位英雄、这位老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最后一程。
"他不计个人得失,总是冲在最前沿、最艰难的地方。他是个好人"。"人固有一死,轻于鸿毛,终于泰山。他真正重于泰山了"。桃园村的村民们感叹不已。
点击查看上篇《初心不忘 精神永存——追记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芜湖县共产党员、退伍老兵王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