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的信仰 安徽司法行政系统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宣讲巡礼[法制日报]

08.12.2016  22:33

编者按

在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干警职工理想信念,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举办了“两学一做”艺术党课:为了心中的信仰——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

活动以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宣讲为主线,通过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烘托和渲染,将文艺演出与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宣讲有机融合,体现了典型宣传的创新性,增加了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染性,是一堂鲜活、生动的艺术党课。

从11月28日到12月7日,巡回宣讲分别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蚌埠市、阜阳市、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和省司法厅机关进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2000余名干警职工聆听了宣讲。

愿做少数民族同胞的法律灯塔

法援使者:陈贤

陈贤,女,1972年出生,安徽天定律师事务所律师。自2014年起,陈贤连续3年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分别前往西藏、内蒙古和新疆等边疆地区开展志愿服务。陈贤把边疆同胞当成亲人,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目标。两年多来,陈贤共受理办结法援案件158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200余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2000人次。12月4日,陈贤与爱人共同被评为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

陈贤是滁州市定远县的一名律师,2014年,她看到司法部在全国招募“1+1”法律援助律师,就报了名。根据指派,她的服务地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平均海拔3500米,生活条件异常清苦,住处没有暖气和热水器,即使在夏天,自来水也是彻骨的冰冷。

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雪域高原还是给了陈贤一个十足的“下马威”:先是鼻子出血,接着出现过敏反应,身上起满了疙瘩,奇痒难忍,然后又是1个多月的感冒,高寒、缺氧、孤独困扰着她。

就在这时,陈贤迎来了第1个案件。当事人叫扎西曲珍,是一名年轻的藏族农民工,因工伤造成八级伤残,医药费花了几万元。受理后,陈贤陪着扎西曲珍四处奔波调查取证,案件经历一审、二审,最终以调解结案,扎西曲珍拿到了17万元的工伤保险待遇。扎西曲珍送给陈贤一面锦旗表示感谢。这更加坚定了陈贤的信念——在这个没有律师的地方宣传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

还有一起藏族农民工讨薪案件让陈贤印象深刻。他叫次里巨丁,因为被汉族老板欠薪,来陈贤办公室咨询。从口音中得知陈贤是一名汉族律师时,他立马流露出怀疑的神情:“你们汉族人都帮汉族人,我凭什么相信你?”陈贤尽力打消了他的顾虑。最终,他拿到了判决书。那一刻,次里巨丁笑了,他真诚的脸上略带歉意。

在西藏的一年里,陈贤进学校、进寺庙、进社区、进牧区开展法治宣传近40次,发放宣传资料1700余份,办结案件58起,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西藏法援快结束时,陈贤再次申请,并被分到内蒙古。这一次陈贤不再孤单,因为在律师志愿者队伍中,有她的爱人曹旭。曹旭也是一名律师,就这样,他们成为全国惟一一对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行动的律师夫妻。曹旭被分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陈贤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彼此相距300余公里,也无法经常见面,只能靠电话互报平安。

在内蒙古的一年里,陈贤办结案件85起,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为期一年的内蒙古法援之行结束前,陈贤和爱人又递交了申请。今年7月,陈贤和爱人又奔赴新疆,继续前行在法律援助道路上。有人问陈贤:“你们两口子都是律师,放弃可观的收入,非要在边疆援助,图什么啊?”陈贤回答说,她们对法治充满期待和希望,并与爱人约定,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援助下去,让法律之光照进边疆更多老百姓心中。

信仰的力量让他战胜恐惧

守望特殊病犯:张文博

张文博,男,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第三十八监区副监区长。张文博所在的结核病康复分监区关押着近140名结核病服刑人员。作为80后青年民警,他克服恐惧心理,主动靠前,每天与服刑人员“零距离”接触,从点名查人、教育谈话到为其发药治疗,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都坚持亲力亲为,现场管理。从警以来,累计教育转化服刑人员近千名,攻坚转化重点难改犯数十人,参与整理的527卷减刑假释卷宗,无一差错。

张文博是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第三十八监区教导员。这个监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结核病康复监区。

张文博说,当组织上派他到这个监区工作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恐惧。妻子得知他的工作是每天面对136名患有肺结核、丙肝等极高传染性疾病的服刑人员时,半天没回过神来。张文博对妻子说:“我是一名警察,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我必需无条件服从。

成立结核病康复监区是为了便于对这类传染病服刑人员进行分类、集中、有针对性的监管改造。因为没有现成的管教模式,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

几个月时间里,张文博和同事们从防范知识、护理抢救基本要求学起;从服刑人员开饭唱歌、囚服穿着基本行为养成着眼;从服刑人员理发洗澡、内务卫生日常小事抓起;从对服刑人员谈话教育等基础教育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制度一项制度建立。如今,监区创建了现场管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思想教育的“四步走”结核病服刑人员改造流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分类管理机制;引入医院“日查房”制度,实施每天由分监区领导、民警医生逐个监舍进行床前检查措施;推行“发药到手,服药到口,咽下再走”工作法,让这群缺少家庭关爱、失去生活信心的特殊服刑人与重新鼓起生活勇气。张文博和同事们被称为“站在火山口、守着炸药库”的一群人,虽说是与病魔共舞,但同时也收获了组织认可、服刑人员的信任,无异于收获像红军攻克娄山关、腊子口那样的快乐。

只有真正“零距离”接触这个特殊的群体时,才发现现实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监区刚成立时,正值肺结核患者极易爆发的春夏时节,服刑人员接二连三患病、咳血、吐血,让人防不胜防。一次,服刑人员王某突发病咳血,需外出就诊。情况十分危急,“警官,救我!警官,救我!”听着王某的呼声,张文博二话没说,背上他就往救护车走。这时王某开始呕吐,带着高度传染性的呕吐物和血液几乎全喷在了张文博的衣袖和双手上。随后一周,张文博为王某端饭喂药、擦身洗澡,王某终于得救了。

有人会问,警察真的不怕传染吗?谁不怕?但他们责任在肩。服刑人员的生命同样宝贵和值得尊重。4年来,张文博所在监区未发生1起在押服刑人员死亡事件,197名服刑人员病愈后重新回归社会。

32 载不曾动摇的选择

32 载不忘初心:赵元海

赵元海,男,中共党员,1963年出生,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出监监区科员。从警32年,赵元海一直坚守基层监区,坚持“走动式”执勤,从没有用过一张办公桌。他在工作中总结出“多走、多看、多想、多说、多做、多管”的“六多”工作法。32年来,他苦练基本功,坚持“无名册点名”,实现零差错。32年来,赵元海几乎没有休过1天公休假,每年的除夕都是在监区度过。从青海到安徽工作的20年,赵元海总共回过老家青海4次,对亲人充满了愧疚。

安徽省九成分局出监监区民警赵元海,是一位在监管一线工作了32年的监狱人民警察。

赵元海是一位出生在草原、生长在青海、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1984年,赵元海成为青海省门源监狱的一名监狱人民警察。1996年,响应中央号召,赵元海与60余名青海监狱同伴举家来到九成监狱。这一呆就是20余年。

九成监狱的条件相对艰苦,监管安全任务十分繁重。赵元海的同事说,赵元海几十年如一日以农场为家、以监区为舍,甚至几个月不回家。赵元海的爱人说,自他从警32年来,无论在青海还是在安徽,几乎没有请过1天公休假,每年大年三十都在高墙内度过,甚至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团圆饭。赵元海自己说,在安徽工作20余年,总共才回青海老家4次,自己欠亲人太多。这些年来,赵元海所在的监区一直监管安全事故零发生。

在九成监狱,大家都知道赵元海的管教业务最棒。他有个绝活,就是快速度、零失误无名册点名。他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对监区100余名服刑人员从背面识人,而且对他们的情况了然于心。

赵元海是监狱有名的“老干探”,专治“疑难病症”,他的许多教育改造经验,如今已经成了九成监狱的“传家宝”。服刑人员杨某因聚众斗殴被判有期徒刑12年,进监时才19岁。他脾气暴躁,是分局有名的“刺头儿”,入监后一次也没减过刑。2013年,杨某被调到赵元海所在的分监区,第一天他们就发生了正面较量。赵元海采取“盯人战术”,对杨某进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教育。在生活上,赵元海对杨某进行细致的关心。了解到杨某父亲几乎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后,赵元海多次做杨某父亲的思想工作,当看到多年不见的父亲来监探望时,杨某懂得了父亲的苦衷,理解了赵元海的苦心。从那以后,杨某像换了一个人,积极改造,不断进步,很快获得了减刑。

赵元海常说,对待服刑人员要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只要找对了方法,就一定可以让他转变。“不抛弃不放弃”是他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对自己职业的最好诠释。

由于长期工作在一线,赵元海患上了糖尿病,双腿因静脉曲张经常浮肿无力,视力也受到影响,但他从没有因此降低过工作标准。赵元海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无悔于最初的选择,更无悔于这身警服赋予我的荣光。

执着信念让他无畏无悔

情系艾滋病学员:金云海

金云海,男,中共党员,1971年9月出生,安徽省南湖戒毒所凤凰山大队二中队科员。当人们对艾滋病人心存芥蒂的时候,金云海主动请缨到艾滋病专管大队工作。工作中,他创新工作方法,教授学员练习太极拳,以此修身养性;发挥心理咨询师专长,及时化解学员心理问题;面对艾滋病戒毒学员打架,冒着职业暴露危险,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局面。从艾滋病专管大队成立至今,金云海已在戒毒特殊战线默默奋战了7年多,积累了一整套矫治管理经验。

南湖戒毒所凤凰山大队是安徽省惟一一个专门收治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的艾滋病专管大队。金云海就是这个大队的民警。

2009年,南湖所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成立,当时所党委向全所民警发出动员令,鼓励民警自愿报名从事艾滋病专管工作。但是,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和不可治愈性,使许多人心怀恐惧,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报名。

当时的金云海不了解艾滋病,甚至不知道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只是认为作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必须站出来。

艾滋病患者不是普通病人,他们是吸毒者、违法者,他们倚仗患艾滋病有恃无恐的心态,不服从管理,甚至制造事端对抗管理。为了让民警不敢管,他们会在不小心出血后,故意将血抹在门把手等一些民警会碰触到的公共场所的物品和器具上,以此来向民警示威。2013年9月14日晚上6点,艾滋病戒毒学员车某突发精神病,在生活区无差别地攻击其他戒毒人员并进行自残,学员宿舍楼道、墙上、门把手上留下车某一道道刺目的血痕。正在值班的金云海和同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将车某控制,并送到医院救治。

血就是艾滋病最可怕的符号。事后,金云海全身冒冷汗,感觉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然而,这还不是金云海最惊魂的经历。最惊魂的一次发生在2015年10月,这件事后,金云海还写了遗书。

那一天,汉族学员喻某与彝族学员沙某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继而升级为打斗,双方都受了伤,金云海立即将两人拉开。正在金云海询问沙某时,喻某手里似乎拿着东西又打过来,金云海冲上去抱住了喻某。等事态控制后,金云海才发现,自己的胳膊划出了3道口子,警服已被染得通红。尽管所领导立即联系宣城市疾控中心专家对金云海进行感染风险评估,但在最后的检验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金云海还是想了很多很多,甚至偷偷写了一份遗书。

没有什么豪情壮语,金云海用行动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困难面前,共产党员要带头上。7年多来,专管大队共收治了300余名艾滋病学员,金云海和他的同事们不怕危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有效维护了场所安全稳定,用行动诠释了戒毒人民警察钢铁般的意志和忠诚。

为一方百姓撑起和谐天空

巾帼不让须眉:程卫国

程卫国,女,中共党员,1981年出生,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司法局庙首司法所所长。从基层司法助理员到司法所长,程卫国走到哪里,法律知识就散播到哪里,矛盾纠纷就止于哪里。巾帼不让须眉,程卫国凭借一股韧劲、钻劲,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守护一方和谐。10年来,程卫国参与调解各类民间纠纷600余件,指导参与重大疑难纠纷70余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导致矛盾激化或民转刑事件发生。

程卫国是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司法局庙首司法所所长。10年前,大学毕业后不久,程卫国考入司法局。10年来,她从一名内勤成长为司法所长,这其中有委屈,有艰辛,有付出,更有感动和收获。

2014年4月底,庙首社区村民王某在帮吕某拆房时,不慎被倒塌的墙体压成重伤,4次大手术才保住性命,仅医药费就花去21万余元,而并不富裕的吕某建房的大部分钱都是靠亲属资助的。面对受害人提出的近40万元的赔偿,他根本无力承担,在支付了9万元的医疗费用后,他干脆躲了起来,再也不露面了。情急之下,王某家人想尽“土办法”要钱,可是钱没要到,反而激化了矛盾,事情越闹越大,双方剑拔弩张。得知消息后,程卫国赶紧上门了解情况,并接手了这个被人们议论为不可能化解的纠纷。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三趟……两个多月的时间,程卫国上门40多趟都没有达成协议。又一次调解到深夜时,多日未归的程卫国接到女儿的电话,电话里女儿带着哭腔说:“妈妈,我想你了,老师说让家长在考卷上签字,可是你好多天没有回来了,爸爸又在外地,我该怎么办?”听到这话,程卫国哽咽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懂事的女儿似乎觉察到什么,接着说:“妈妈,我并没有怪你,我会向老师解释的,只是你要注意休息,不能太辛苦了。”无法忍住的泪水瞬间奔出。原本吵闹的调解现场这时也突然安静下来。正是这样一个电话和程卫国的坚持,解开了吕某和家人的心结,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伤者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10余年来,程卫国参与调解的600余起纠纷,无论是鸡毛蒜皮的邻里吵架,还是征地拆迁的群体性矛盾;无论是翻山越岭为大山深处的婆媳调和,还是奔袭千里之外为家乡的农民工讨薪;无论当事人给她一个微笑的拥抱,还是给她一个不解的推搡,程卫国都尽心尽力、竭尽所能地去化解,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导致矛盾激化或民转刑事件发生。10年来,无论是法治宣传、法律援助还是社区矫正,程卫国都投入十二分的热情,把群众当作亲人,放在心上,捧在手上。10年来,是那些朴实憨厚农民兄弟的微笑,是社区服刑人员感激的眼泪,是获得维权的父老乡亲紧握的双手,让程卫国坚定了最初的选择。作为司法所长,程卫国用她执着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幸福与平安。

为爱公证的好人王启发

为爱而证:王启发

王启发,男,中共党员,1966年出生,安徽省亳州市公证处公证员、党支部书记。从事公证行业15年,办理公证事项1万余件,业绩骄人。办证过程中,他心怀爱心,及时向无助的当事人伸出援助之手,将公证为民惠民的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他还把爱心向社会延伸,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群体,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近10年来,王启发共帮扶10余名贫困学生和两个贫困家庭,每年都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数千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帮他们圆求学梦。

安徽省亳州市公证处公证员王启发是位好人,做了许多好人好事。

2007年7月12日,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发生一起4名儿童溺水身亡事件,失去亲人的3个家庭悲痛欲绝。他们认为高速公路防护网破损,管理部门应承担责任,孩子家人来到公证处要求做保全公证。王启发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具了3份公证书。这期间,王启发还自掏腰包为每个家庭支付了600元公证费,并免费为3个家庭聘请律师……最后,公证的证据起到了关键作用,法院一审、二审均认定,相关部门因管理不善,间接导致4名儿童溺亡事故,应承担法律责任,并应依法对死者亲属进行补偿。当3个痛失爱子的家长接过法官手中的判决书时,竟扑通一声跪在王启发面前,紧紧抱住他痛哭不已。

公证书出了,案子判决了,补偿也到位了。可王启发依然放心不下,在那之后的连续5个春节,他每年都要带着礼品和慰问金到这几家探望。多年的守护终于春风化雨,如今,他们已经走出悲伤的阴影。公证有爱,公证有情。“这份爱就在公证员的心里、手里,在当事人感激的目光里。”王启发说。

去年冬天,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独自来到公证处接待大厅,怯生生地说要办收养公证。王启发询问得知,小女孩一出生就被狠心的父母抛弃,是养父从荒郊野外把她抱回了家。不幸的是,养母一直瘫痪在床,养父前几年也得了中风。由于多种原因,小女孩一直没有上户口,初中要毕业了,却因为是“黑户”不能参加中考。王启发立即带上公证员来到小女孩家中进行取证,依法为其免费办理收养公证,并到派出所为其办理户口。此后,王启发一直关心女孩的学习和生活。后来,小女孩考上亳州幼儿师范学校,去年又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王启发很是欣慰。近10年来,王启发已帮扶10余名贫困学生和两个贫困家庭。

从2001年入行到现在,王启发投身公证行业已有15年。15年来,他办理了10000余卷公证书。王启发认为,一枚小小的公章、一份薄薄的公证书,代表的是国家证明力,记载的是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和法律威严,公证员的每一次行动,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

王启发的事迹在谯城甚至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已是家喻户晓。他先后获得“亳州市道德模范”“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稿件来源:2016年12月6日法制日报8版整版报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