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百岁老人胡传芳生活仍能基本自理 是社区大明星

11.12.2016  00:34

 

合肥晚报消息 见到10月份刚过百岁生日的胡传芳时,老人正坐在阳台上眯着眼晒太阳。家里来了客人,老人家显得特别高兴,满脸的皱纹也乐成了一朵花,忙不迭地招呼着:“坐,你们坐啊。”一旁的小儿子贾应权笑了:“我家母亲什么都明白,脑子清楚得很呢。”

年轻时有名的能干

说起母亲年轻时的辛劳,65岁的贾应权直摇头:“没办法,那时候家里吃饭的多,干活的少,生活就靠她一个人。”

两儿两女正长身体,一个比一个能吃;家族遗传长寿基因,胡传芳不但要照顾公公婆婆,年逾九旬的爷爷奶奶也必须服侍周全。可是,重体力活丈夫干不下来,家里又没有经济能力请人帮忙,20多亩水旱田只能全部由胡传芳一个人做。虽然瘦弱矮小,胡传芳却撑起了整个家,在老家长丰县岗集镇,她是出了名的能干。“不干怎么办呢,一大家人要吃饭啊。”胡传芳擦了擦眼角,对过去的劳累并没有太多的抱怨。

70多岁时,胡传芳仍旧在地里劳作,或许是因为坚持务农,她的身体一直很好,平时基本不生病,偶尔受凉感冒,随便吃点药很快就好。贾应权拉过母亲的手,“你们看看。”虽然已经百岁,胡传芳双手的筋脉依旧清楚、饱满,富有弹性。面对周围人的一片羡慕,老人家有些小得意:“我自己都很满意。”

解开心结好好地活

30年前,76岁的父亲因病离世。两年后,贾应权不忍心看着年过古稀的母亲仍旧在田里忙碌,把胡传芳接到了合肥,没想到,却差点“害”了母亲。

那时,贾应权还住在三里街轮胎厂,房子本来就不大,胡传芳住进来后更显得狭小。而离开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每天只能从窗户望着外面的天空,胡传芳很不习惯。偏偏那时,贾应权和爱人忙着工作,孩子正在求学,没有注意到母亲的情绪变化,胡传芳越来越悲观。

记不清是哪天了,胡传芳开始不吃不喝,嘴里不时念叨着:“我活这么大干什么?”善良的老人只想着不给孩子添麻烦,有天深夜竟然用毛巾蒙住了头。幸好贾应权觉察到了苗头,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吓坏了的贾应权痛恨自己之前太粗心,每天晚上搬把椅子放在胡传芳床边,自己就靠在椅子上,从来不敢睡熟。看到儿子这么精心,胡传芳不禁暗自责怪自己一时糊涂。

解开了心结,胡传芳开始走出家门,主动融入城市生活,“不愁吃不愁喝的,我要好好地活!”

社区里的“大明星”

2009年,贾应权成功申请廉租房搬到了滨湖惠园社区。虽然又换了新的环境,儿子媳妇仍旧每天去老城区上班,胡传芳却不再封闭自己,很快就和社区的老人们熟悉起来,老年志愿者陆勤凤说,“她经常上宣传栏,是我们社区的大明星呢。”

前两年,只要没事,胡传芳喜欢下楼转转,晒晒太阳,在小区花园里和老人们聊聊天。只是,心里说不出的害怕,虽然住在12楼,胡传芳上下楼却从来不坐电梯,每次都扶着楼梯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她说这样感觉踏实。

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胡传芳很受老人们的拥戴,都喜欢找她聊天。只是,年纪大了,现在没人陪的话,贾应权不放心母亲一个人下楼了,胡传芳也不急,天气好的时候就在自家阳台上晒晒太阳,光线太强的时候,她就缓缓起身,把窗帘拉上一半。100岁了,胡传芳夏天的小衣服还是坚持自己洗,不但自己照顾自己,还经常煮点山芋稀饭大家一起吃。

长时间看不见胡传芳,老人们还挺想她,结伴去她家看看是常有的事。社区也为辖区内有这样一位健康阳光的百岁老人感到高兴,去别的居民家探访也要顺路去看看胡传芳。

三颗牙也派大用场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胡传芳的视力和听力都慢慢走了下坡路,牙齿也只剩下了三颗。“别看三颗牙,关键时候也派大用场呢。”贾应权笑着说。

严格说起来,胡传芳并不挑食。虽然偏向吃点稀的,但亲戚们带来的农村土特产如馓子、庄墓圆子之类,兴致上来了也能就着臭豆腐吃不少;虽然大鱼大肉不经常上餐桌,但偶尔也要烧点鸡鸭解解馋。有一次,或许是间隔时间长了些,贾应权刚把红烧鸡端上桌,胡传芳就动起了筷子。那天,老人家不知不觉间竟吃了6块鸡肉,贾应权故作惊讶:“这三颗牙这么管用啊。”一句话说得胡传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胡传芳的作息时间比较随心所欲。早晨9点起床吃过早饭后,10点半到11点就又要睡觉。中午饭就更没点了,什么时候睡醒什么时候吃。下午5点半,胡传芳继续睡,夜里10点半或11点醒后,吃点饭就开始在家里这里走到那里,摸摸索索,一直要到夜里三四点才能上床休息。贾应权退休后,大部分精力都是围着胡传芳转:保证家里时时有开水,方便胡传芳喝和泡脚;胡传芳不睡觉他就一直陪着;冬天的衣服夏天就洗好晒好,比照顾孩子还精心。胡传芳心里很明白儿子的付出,人前人后总不忘夸贾应权:“不是我儿就坏了。”

贾应权没想过自己的付出,他感到高兴的是,母亲的身体健康硬朗。儿子这么说,胡传芳倒谦虚起来:“这张(现在)老咯,95岁的时候我还能穿针呢。”

□张世伟 记者  洪欣  文/摄

原标题:百岁胡传芳:“我对自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