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乡民离不开的“健康卫士”

08.06.2015  07:27

  在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有一位常年活跃在乡村的“健康卫士”。23年来,他风雨无阻,坚持上门送医送药,用一腔热忱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他就是汤沟镇楼梯村村医王一锁。

  “王医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提起王一锁,年近八旬的老人朱翤美总是不住地称赞。因膝下无儿无女,加上老伴常年患病卧床不起,老人家里十分贫困。王一锁不仅每天按时上门巡诊,还帮助两位老人做家务。逢年过节,他总是嘱咐家人给两位老人做点好吃的送过去。

  多年来,王一锁恪守职责,走村入户,全天候为村民看病。近年来,他已骑坏6辆自行车和2辆电瓶车。

  2008年雪夜中的一次出诊,他在回家途中不慎掉进水沟。家人埋怨他:“雪夜出诊能挣多少钱?”他却说服家人:“病人在生病时,就如同一盏灯,医生就是他的光明希望,我要及时为他们添油续柴。 ”他经常忙得应接不暇。有时一晚要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就被病人叫去。即使是大年初一,也没清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

  “村里不少人畏惧看病,他们担心门槛高、收费贵。 ”王一锁思来想去,下定决心流动巡医,用低廉的收费解决大伙儿的心病。

  “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家人。 ”这是村民们的心里话。村诊所地处偏僻,每到中午,若是病人在诊所输液走不了,王一锁总是留他们吃饭。为让乡亲们“病有所医”,他还动员妻子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村中配合他服务村民。多年来,他坚持“先看病后付费”“有钱没钱都看病”的原则,村民留给他的欠费单据已累计160多张。

  在关心病人的同时,他还热心帮助他人。邻居姚邦义夫妇在劳改农场服刑,家中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王一锁不仅嘱咐家人照顾孩子一日三餐,遇到节假日,还安排妻子带孩子逛街、逛公园,添置新衣服、新书包。遇到孩子晚自习回来迟时,他就骑车接孩子。孩子遇到委屈,总是向他倾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一锁多次放弃去城里当医生的机会,默默扎根乡村,用这份执著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记者 沈宫石、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