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配啤酒熬夜看欧洲杯 43岁大叔痛风发作差点“痛疯”
适逢欧洲杯,合肥球迷们小龙虾加啤酒,再加上气温高,出汗多,如果没有及时饮水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尿酸水平升高,由此催生了夏日里痛风的发作高潮。据悉,在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约1.3亿,普通人群痛风患病率约1.1%。痛风,已成为我国紧随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桂珍表示,“每年一到夏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明显多起来。”
43岁蒋先生痛风发作,差点“痛疯”
上周六晚上,43岁的蒋先生和朋友在宁国路龙虾一条街吃小龙虾喝啤酒看欧洲杯,一直熬到后半夜才入睡,没想到凌晨突然被脚趾头的疼痛惊醒,疼痛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行走都有些困难。蒋先生形容这份疼痛如刀割肉,如锥刺骨,真的是要“痛疯”的感觉。
在询问了相关病史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桂珍初步判断蒋先生可能是痛风。王桂珍安排蒋先生去抽血做血尿酸测定和肾功能检查,最后被确诊为痛风。面对蒋先生的痛风急性发作期,王桂珍医生对其进行了对症治疗。
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病科王桂珍医生在给痛风患者检查恢复情况
痛风疼痛“如虎咬,如锯噬”,容易晚上发作
王桂珍医生介绍说,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的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急慢性炎症和组织伤。
一般发作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在睡梦中惊醒。以前人们常描述痛风的疼痛“如虎咬,如锯噬”。除关节外,肾脏也常受累,20%——25%的痛风患者都有痛风性肾病。通俗点说,就像在关节处析出尿酸盐结晶了,好比在你的关节部位塞了一撮“盐”。你说你能不痛吗?
“海鲜配啤酒,痛风跟着走”
“走,晚上看球去,吃小龙虾喝酒看球,美得很。”最近,随着欧洲杯的火热,合肥街头经常可以看到球迷们聚在一起撸串喝酒看比赛,但这种饮食方式真的健康吗?
王桂珍告诉小编,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痛风。小龙虾属于海鲜类食物,是高嘌呤食物,而嘌呤是尿酸形成的“原料”,常吃海鲜容易使血尿酸升高。啤酒也是高嘌呤食物,在其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抑制体内尿酸排泄的成分,提升血尿酸的能力比小龙虾更甚。若二者一起食用,就会大大增加患痛风的风险,所以说“海鲜配啤酒,痛风跟着走”。
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是“富贵病”、“帝王病”
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但最常见的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根据最新统计,男女发病比例是20:1,脑力劳动者,体胖者发病率较高。男性喜饮酒、赴宴,常吃火锅、海鲜等富含嘌呤、蛋白质的食物,使得体内尿酸增加,排出减少,造成其易患痛风,30%的痛风患者都是宴席不断者。
女性一般在50岁之前不会发生痛风,因为雌性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则与男性相同。古时候痛风又称为“帝王病”或“富贵病”,又有人说过,“青年女性和太监不得痛风。”但近年来,男性痛风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后女性痛风患者也大有人在。
痛风发作要制动,及时去医院就诊
痛风发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制动和休息,减少活动,保证休息。王桂珍医生表示,痛风急性发作期需立即去医院正规治疗,常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痛风方面则卓有成效。在平时则应做好饮食调节,预防疾病发生为第一要务。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