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顾集镇:千余份赡养协议“孕育”文明乡风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通过签订赡养协议,把赡养的义务明确化了,儿女们比以前看望得勤了,更孝顺了,俺的收入也更稳定了。”近日,阜阳界首市顾集镇李翠村七旬贫困老人李丙臣看着手中的一份赡养协议,满脸幸福。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养儿为防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子女存在不孝行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一些家庭,子女较多,老人年老后,无人主动赡养,或子女间互相推诿,导致老人得不到很好照顾,甚至争着把自己的父母当上“贫困户”。老人们或是由于亲情牵绊,或是由于不懂法律,只能看着子女们不孝,而没有办法。
去年以来,界首市顾集镇对因不孝致贫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摸排,并咨询法律顾问以及结合界首市移风易俗工作,针对贫困户中需要依靠子女赡养脱贫情况较多的实际,将贫困老人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和助推脱贫攻坚步伐相结合,确保贫困老年实现脱贫、安度晚年。截至目前,该镇已与1000户贫困老人及其子女签订赡养协议。
前期,该镇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辖区内贫困老人经济收入、土地、劳动能力、身心健康、子女构成等现状,精准掌握老人供养状况,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赡养协议。协议中不仅涵盖经济保障,还包括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年人与其子女签订协议。通过签订《赡养协议书》,约定了赡养人应尽的义务,实现了老人亲情供养的量化、合约化,构筑了通过养老敬老实现老年人精准脱贫的底线。
在签订赡养协议的策划之初,该镇首先定位必须要党建引领夯根基,各村利用成立的“四会一约”组织,发动德高望重、有领导力的党员2-3名,热心公益事业、为民服务意愿较强的群众代表2-3人,积极参加这项工作;实行党员联户制度,村干部、能力强、威信高的党员重点联系贫困老人,确保签订赡养协议的对象党员联系全覆盖。其中,还要求党员联户责任人要像结亲戚一样,每月经常到老人家里唠唠嗑、说说话,了解老人的需求和真实情况,监督子女赡养行为。
“各村的村规民约不能千篇一律,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更要与脱贫攻坚、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该镇主要负责人说道。
该镇还结合“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把孝老爱亲重点写进村规民约,并计划把村规民约编排成“三字经”,内容紧密贴近农村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并要求各村在“三字经”的基础上,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细则,通过这种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自治规范,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推进村民自治自律。
“上个月举办的孝心文化艺术节,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场净化心灵的仪式,脱贫攻坚与文化相结合,深挖‘文化扶贫’的作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镇宣传委员说道。
同时,该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建立镇领导包点制度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营造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爱护环境、孝老爱亲、和谐邻里等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措施,遏制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提倡文明、节俭、廉洁办喜事,摒弃攀比铺张的陋习。目前,全镇共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等最美人物200余人。
下一步,该镇还将选树孝善养老典型,凝聚孝善养老的正能量,广泛开展志愿敬老爱老服务行动。同时组织编排创作一批反映孝德内容的文艺节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孝善文化活动,以文明乡风推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