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关于开展循环经济产业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国土面积667.3平方公里,总人口79.2万,辖15个乡镇、3个街道。界首是一座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县级小城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以田营、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为中心的再生金属产业和以光武、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为中心的再生塑料产业发展迅猛,购销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全市从事收购、分拣、运输、加工生产人员达3万人,收购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再生铅回收、加工基地和全国较大的再生塑料、绳网加工集散地之一;田营工业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被评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实现税收7.7亿元,增长25.4%。光武再生塑料产业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创业基地,实现税收1.6亿元,增长30%。西城工业区被批准为安徽省特色产业基地、省生态(低碳)示范基地,光武、田营被认定为省首批产业集群专业镇。培育出华鑫集团、天能集团、华宇电源、枫慧金属、鑫林铝业、东锦化纤、冠泓塑业等一批循环经济规模企业,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近三年来,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产业产值、税收年增幅均在30%以上。2014年,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产业实现产值289.6亿元,再生资源产业对界首工业的贡献率达64.1%以上;在社会效益方面,解决劳动力就业6万多人,带动了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在生态效益方面,取缔了以往粗放、高耗、污染的生产方式,建成了绿色生态园区,同时为全国废旧物资的回收处理、减少污染源作出重要贡献。
(一)界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历程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自然生成时期。我市群众收购废旧电池、电瓶、铝铜、塑料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田营镇人就开始用铅作釉烧陶制瓷。上世纪80年代初,陶瓷作为生活必需品逐渐被塑料及金属制品代替,但铅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于是,当地群众把目光瞄向了这一产业。他们把收购来的废电瓶拆解后,开始“一口锅、一把柴”土法冶炼再生铅。同期,以西城为中心的废旧金属收购和以光武为中心的废旧塑料收购业也悄然兴起。在当时,再生资源产业还仅仅停留在回收的范畴内,没有多少加工的成分,还谈不上“再生”利用形成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田营、西城、光武陆续出现一些废旧金属冶炼点和废旧塑料加工点,并且呈快速发展之势。到上世纪90年代后起,界首市的废旧物资收购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足迹遍步国内外,如今仅西城、光武两园区入驻企业达160家。
二是艰难整改时期。我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初期,粗放、原始的经营方式在给当地群众带来不菲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在此严峻形势下,1998年以后,我市断然将年产量2000吨以上的11家冶炼企业统一搬迁到远离村庄的低洼地,实行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其余小冶炼点全部取缔;对再生塑料产业,全部从村庄内迁出,规定在指定区域内划片经营,防治污染,从而使我市再生资源产业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是壮大提高时期。界首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再生资源产业重新进行了把脉问诊,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一致认为,要做大再生资源产业,必须从解决环保问题入手,走资源综合开发和清洁利用的路子,将自发成的再生资源加工企业逐步向规模、集聚发展的方向引导。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区的规划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保工资、保运转就很困难的情况下,借鉴沭阳县集资建园区的做法启动了界首园区建设,得到了全市大多数干部拥护,全市共筹资1120万元。界首市就像开足马力的马达为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发展全力运转着,并始终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园区重点倾斜,加速园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完成了工业区内的水、电、路、通信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企业入园进程,我们除兑现现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外,对新上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属项目在技改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给予奖励,近年来,奖励资金达1500万元,从而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情况
一方面,我市加强对直接从事再生资源收购队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为再生资源收购企业发放绿卡,保证了货畅其流。目前,我市已形成覆盖苏、鲁、豫、鄂周边省份300公里范围的收购网络,收购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其中,田营镇废旧电瓶收购队伍发展到近万人,西城废旧金属收购队伍发展到近4000人,光武镇塑料加工户达2000多户,大黄鸭王纺绳户达1800多家。同时,我市在各工业区设立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研发中心,研究再生铅、再生铝铜、再生塑料市场信息和最新发展成果。在政府门户网站、招商网站、园区网站、企业网站都设有专栏,发布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重点企业发展、招商信息等,以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
三、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抓好环保治理。我市提出了“发展是根本,环保是生命”的理念,扎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引导集中治污。我们将再生铅、再生铝铜、再生塑料深加工和绳网加工各分散企业统一引到四个园区,按照回收、分拣、加工等不同环节,划定区域,实行统一治污。二是引进治污技术。我们注意研究国内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发展动态,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外出学习考察,引导企业上马新工艺。其中,田营工业区先后引进了重力除尘、袋式除尘、水洗脱硫、煤改气、节能冶炼炉、除铜技改、电炉冶炼及废旧电瓶自动拆解等17项再生铅冶炼生产工艺核心技术改造,均达到国家九部委的要求。三是抓源头治理。对入园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要求所有入园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四是推动清洁生产。各园区投入巨资用于改造落后工艺,购买先进设备。田营、西城园区先后投入1亿多元用于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从而实现了达标排放。同时,田营园区还聘请了6位高级技术人员和国家有色金属研究院两名高级工程师为顾问,成立了再生有色金属研发中心,负责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铅冶炼产业发展进行“规划、监督、指导、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近十年来,华鑫集团陆续取得了《再生铅煤改气装置》国家专利,被授权制订《再生铅锭》国家标准,取得《离心式复合磨煤喷粉机》《再生铅节能冶炼炉》节能创新成果国家专利,并在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围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全力以赴经营循环经济品牌
2007年,我市确立了“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和构想,把循环经济作为界首区域经济的品牌来做,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一是招商借力。以再生资源产业吸引投资商,采取节会招商、上门招商等方式,推进沿海企业与本地优势资源对接;鼓励在界首投资的老板现身说法,广泛推介界首再生资源产业。二是宣传推介。先后举办了首届再生塑料发展恳谈会和中国阜阳(界首)循环经济高端报告会暨项目对接会,第二届再生塑料暨首届再生金属循环经济发展恳谈会。另外,我们于2007年7月编辑刊印了《界首再生金属》、《界首再生塑料》两份刊物,从不同角度宣传界首循环经济。三是优化服务。首先在管理上,每个园区都由一名政府负责同志进行包联,实行一个园区、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观摩会及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其次在服务上,对所有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管理,重大项目由市政府负责同志牵头,开展并联审批。商务局积极做好循环经济企业备案工作,目前,共办理了105家。四是破解瓶颈。首先加大了土地复垦、置换和用地报批力度,优先把土地指标用于保证园区企业。其次成立了界首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界首市阜康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第三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有利条件,争取一批国家扶持的循环经济项目。第四针对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调整,及时指导各园区成立回收公司,加快退税流程,促进了园区企业正常经营。
四、当前全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优势,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投资规模大、劳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产业链条还比较短,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二是清洁生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环保压力较大,技术改造的任务依然很重;三是思想观念落后,大多数企业仍是家庭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机制,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四是国家增值税政策调整后,再生资源税负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减小,生产积极性降低。同时,企业面临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的制约,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压力还很大,任务还很重。五是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等等。
五、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的奋斗目标,抓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机遇,围绕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战略构想,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目标,以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标,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品牌,有序延伸产品加工链条,稳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再生资源产业产值超400亿元、税收超40亿元,把界首打造成全国“金属之都”、“塑料之城”、“绳网之乡”。把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打造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典型,把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区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塑料收购加工集散地,进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把鸭王循环经济工业区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绳网加工集散地;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升经济集聚力、社会创新力、文化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尽快实现“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的奋斗目标。
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坚持高起点发展。充分发挥田营工业区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延长与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相关联的产业配套,使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一批相互对接、相互支撑、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群,实现企业、园区的闭合式循环。进一步完善“一园四区”及六个乡镇工业小区的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等,并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布局、发展。同时,加快金属、塑料两个大市场的建设,把做大产业与培育市场有机结合,经过3至5年的努力,把两个市场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再生资源交易中心。
二是坚持高投入发展。继续把可用财力主要投入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设立专门的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基金,用于奖励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职工培训、专家引进、新产品开发等。同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发挥好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贷款公司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三是坚持高科技发展。重点建好田营、西城园区科技研发中心,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力争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产品,领先国内外同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再生铅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是做好三篇文章。研发新材料。围绕铅润滑剂和铅合金,力争创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产品,拓宽新材料的市场。上马新工艺。继续推进技术革新,切实把生产工艺、环保工艺提升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建设新基地。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深度利用,建成年产1亿只电池的中国新一代电池基地,把田营园区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示范园区。
四是坚持高标准发展。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继续坚持“发展是根本,环保是生命”的理念,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标准,上马环保设施,加快污水处理站建设,抓好重点耗能大户技术改造,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再生资源产业加大环保监测和执法治理力度,实行清洁生产。同时,加强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抓好土地复垦、节能环保工作,化解瓶颈制约。土地方面,严格做好土地复垦整理和报批验收工作,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等措施腾出工业用地,提升发展空间。
五是坚持借力发展。引进外地的经验、人才和资金,吸引更多的客商来界投资,一方面要加大再生资源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科技含量,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营销企业的引进力度,主动与国内大企业接轨、融合。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界首市商务局
201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