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男子屡次在全国各地“晕倒”成名人 “饿晕”在家乡获赠钱物

27.10.2016  18:44

晕倒男子在外被施救。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24日,一名中年男子出现在阜城颍河东路一超市门前,并毫无征兆地晕倒在地,过往市民纷纷上前施救,有人给他买来食物,有的给他拿钱看病。

辖区民警、医护人员赶到时,对方自称是“饿晕的”,这让许多市民感到不解。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警方调查后发现该男子曾多次在全国各地“晕倒”。

男子“晕倒” 热心人伸手救援

当日12时许,颍河东路苏果超市门口人来人往。一名穿着厚实布褂的中年男子在路边表情痛苦地捂着肚子,接着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一名路过的老年人见状后,赶紧跑过去查看。只见男子嘴角微张,双眼紧闭,这可吓坏了她,赶紧拨打了110。

大约过了1分钟,这名男子微微张开双眼,半醒着说自己口渴,一名市民赶紧给他买来一瓶矿泉水。

一口气将矿泉水喝完,男子说:“我有点儿饿。”听到这话,一对情侣将刚买的零食放在男子身边。随后,男子又称自己没有钱看病,几名热心市民立即将兜里的零钱掏出来交给他。很快,民警和120医护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医生为男子测量血压,发现他的血压并不高。

建议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时,男子却拒绝了,声称“自己三四天没吃饭了,是饿晕的。”经观察,男子蓬头垢面,一张身份证悬挂在胸前。

民警说,男子叫郎某,今年49岁,家住阜南县王家坝镇,初步判断他是流浪人员。

多次“晕倒” 网上成“名人”

将男子带至派出所,民警给他买了盒饭和矿泉水,对方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午饭过后,郎某吵着要离开,民警提议驾车将他送回老家,但遭到男子强烈拒绝。

见对方思维正常,语言表达清楚,确定没有大碍后,民警便让男子离开了。临行前,民警又掏出几十元钱给他作为路费。而此时,有人反映曾在网上看到过这名男子。民警随后用百度搜索男子姓名,没想到网上关于他晕倒街头的 新闻 很多。

扬子晚报》曾报道,2010年3月11日,郎某在南京火车站旁的路口突然晕倒,警方赶到现场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表示病人是饿晕的。可就在民警将他送往南京救助管理站后,却发现他当天已经是第三次被警方送来救助站,每次都是“饿晕”,然后被不同的派出所送来,民警一离开他就跑了出来。

2014年7月1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天中晚报》以 《安徽男子又“晕倒”驿城》 为题,对郎某再次晕倒在该市街头的过程(此前在该市已多次被救助) 进行了报道helliphellip

民警介绍,郎某在网上早已经是“名人”了,曾在广州、郑州、驻马店、南京等地有过多次“晕倒史”。

每次受到过当地市民和民政部门的救助后,又选择主动离开、继续流浪。

职业乞讨 救助管理有难度

据了解,郎某并非没有家,可他为何要四处流浪,演出一次又一次“饿晕街头”的闹剧?

郎某所在的王家坝镇某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郎某的妻子早年离开,两个孩子由他的弟弟抚养,他四处流浪,是当地的“名人”。

郎某虽然家境不好,但镇民政部门已将他列为贫困户,为他办理了低保,包括日常的 生活 物资救助。

“郎某喜欢到处跑。” 该村支书说,镇村干部曾驱车前往 合肥 等地将他多次接回家。但是在家没待多长时间,人又跑出去了。

得知郎某多次在全国各地“晕倒”,有市民说,此人年纪并不大,身体也不差,为何不找份工作自食其力?也有人说,这既消费了好心人的善良,还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

针对这种现象,有没有解决方法呢?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类职业乞讨者,救助管理部门只能进行劝导,再将对方送回家,或者提供乘车费由其自行解决。如果遇到生病的情况,会把乞讨者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再让其返乡。

由于救助站没有执法权,无法“强制救助”,给日常的救助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记者 梅飞 通讯员 周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