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巡视“利剑”
2014年至今,安徽省巡视工作明确新定位、探索新打法,“出剑”更快,“亮剑”更灵活,移交问题线索901件,巡视强度、力度、效果前所未有,作用彰显。
精准“亮剑” 监督更灵活
“为完成好专项巡视任务,我们还是蛮拼的。 ”安徽省委第二专项巡视组正处级巡视员吴述林感慨地告诉记者,自1月12日进驻以来,已调阅了3000多份资料,约谈了110多人,加班是常态。
新年伊始,省委4个专项巡视组分别进驻2个省直单位、1所高校、1家省属国有企业,展开了首轮专项巡视工作。由于这4个单位权力配置不同、廉政风险相异、管理模式有别,经慎重考虑、三轮筛选后最终确定名单。
“现在群众对巡视认可度高,我们会热情接待,把材料留下来分类转呈相关部门处理。 ”省委驻水利厅专项巡视组接待人员透露。此次专项巡视中,着重突出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各巡视组还紧扣锁定的重点问题确定谈话范围,综合运用审计、约谈、“下沉一级”,聚集知情部门和人员进行纵深了解,并根据巡视对象特点,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确定专项巡视重点,巡视时间1个月左右。
“4个专项巡视组按照人员‘专、兼、广’要求采取‘混合编成’。 ”省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专项巡视任务需要,根据专项巡视人员特点,每个巡视组除配备部分专职人员以外,还专门配备一名纪检监察室干部和一名审计干部。
改进“剑式” 出剑更迅速
“按照巡视工作新要求,巡视组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改进发现问题方式方法,由原来了解面上问题,向深入了解、找突出问题、查线索转变。 ”省委巡视办主任刘苹介绍。
2014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创新和改进巡视方式方法,加大巡视频率,共分6轮完成对6个省辖市及25个县区的常规巡视,包括启动第1轮专项巡视。原来每个巡视组每年巡视3个至4个单位,现在增加到5个至6个单位。
打好“预备仗”。各巡视组在进驻前,除了听取有关单位意见外,还预先研究分析被巡视单位的历史、文化特点,搜集网络舆情反映,在此基础上制订工作方案,带着问题线索“作战”。
扩大“主战场”。巡视中,各巡视组善抓谈话“弦外音”,在谈话对象中有重点地续谈相关人员,根据需要适当扩大谈话范围,探索采取“一对一”约谈方式,提高发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巡视某县时,巡视组有针对性地续谈32名有关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约谈28名知情人,发现工程建设、资金拨付和征地拆迁等方面问题16个。
杀个“回马枪”。巡视后,省委巡视组会对巡视过的地方“回头看”,确保问题线索办理效果。巡视某县后,形成该县政协主席刘某的工程招投标违规问题线索,后移送市委处理。为确保巡视成果,巡视组多次派员到该市实地督办,刘某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今年,我省将继续开展省辖市新一轮巡视和部分县(市、区)巡视,探索专项巡视,对已巡视过的地方和部门“回头看”,充分发挥巡视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
编绘“剑谱” 用剑更规范
“要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不断增强做好巡视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巡视工作。 ”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
2014年至今,省委常委会先后6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巡视工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9次对巡视工作作出批示和指示,制定了包括向省委“五人小组”汇报巡视情况、把“两责任一纪律”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巡视监督制度等18项巡视工作制度,加上原有12项制度,基本形成了巡视工作制度框架体系,涵盖了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业务流程、机构设置、纪律要求等各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巡视工作规范化水平,我省还制定实施了《关于巡视回避暂行规定》,一一列出巡视组和巡视干部应该回避的7种情况,增强了巡视工作的权威性,扩大了成效。
“在加大巡视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巡视工作制度体系。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意见和开展专项巡视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巡视组组长库,着手建立省辖市巡视工作常设联络协调机构,在各市市委的领导下负责巡视联络和巡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