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合肥经验”受关注

08.10.2014  12:36
  新闻摘要

  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调结构、拓功能、重减控、抓循环”,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优化发展生态产业、保护修复生态涵养、节约减排生态保护、资源集约生态循环为主线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农业经济协作联席会议暨现代生态农业论坛上,这一“合肥经验”广受与会者关注。

  产业新体系规模高效与生态效益并重

  生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先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此,合肥市大力推进优质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生态农业“三大产业”布局优化,构建规模高效与生态效益并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种植业区域生态布局上,我市形成了“岗瓜圩藕、果蔬并进、山岭茶竹、种养并举、三产融合、板块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在养殖业方面,我市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生态养殖、集约化养殖,严格控制养殖业污染。

  此外,我市还积极创建生态农场、生态农庄、生态企业和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并以大园区为载体,统筹布局农业产业以及废弃物利用回收企业、有机肥加工企业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保护新体系保护修复多层与立体并举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前提。合肥市突出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构建多层与立体并举的农业生态保护修复体系。

  在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建设方面,我市实行湿地与湖、滩涂、塘、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建设,扩水面、清淤积、增加适水植物,全面推进巢湖沿岸的湿地公园建设和入湖河口湿地修复,促进水体生态系统修复。

  在适水植物生态修复建设方面,我市因地制宜发展莲藕等水生蔬菜及水生植物种植,大力推进环巢湖10万亩苗木花卉和生态经济防护林建设。目前,我市环巢湖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据测算,环巢湖水生植物生态带年吸收氮、磷折算达2900多吨,占合肥市农业面源向巢湖排放氮、磷折算总排放的26.4%。

  在林业生态修复建设方面,我市以环巢湖边岸生态林、岭区和山区特经林业及乡村植树造林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产业,近3年累计造林80万亩,促进了涵养水源和环境的改善。

  减排新体系清洁生产与减排防控一体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既要做好农业清洁生产,还要搞好减排防控。为此,合肥市积极推进减量化投入品使用,科学利用废弃物,构建农业清洁生产与减排防控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减排体系。

  在减排控制方面,我市通过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专业防治,减少肥料、农药的使用。2013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04万亩次,占总播种面积90%以上,每亩减施化肥2.32公斤,节约化肥成本7.5元/亩。

  在资源利用清洁生产方面,我市科学利用废弃物,深入实施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建设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同时,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减轻了秸秆污染压力。此外,我市积极推进集约化清洁生产,努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