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文化是“大合肥”的文化支撑

30.04.2015  09:57

        我们都知道,合肥如今正在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说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当之无愧的。

        说到合肥的文化底蕴,必须从环巢湖文化圈谈起。文化圈(或文化板块)理论是近年来国际文化学界比较流行和认同的理论,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由于地理、气候、生态、人文习俗等自然原因,逐步形成具有相同属性和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和交流表征,也就是俗称的“一方水土一方人”。

        在安徽,由于淮河、长江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地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它们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因此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涡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或曰徽州文化)三大文化圈,也可以称之为三大文化板块。它们都是安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三大文化板块(圈)中,最为庞大复杂、开放度最高的,是皖江文化。它的内涵和外延,从最初强调以安庆、桐城为中心、以古皖文化和桐城文化为标识,进而辐射皖江流域形成“徽皖文化”的提法;到经过近年来的反复研讨和多次调研,逐渐趋于认同的基本概念:皖江文化的区域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城市产业带,即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宣城(除绩溪)和滁州市。其内容涉及文学、戏曲、书法、绘画、科技、宗教以及更大范围的政治、经济、旅游、生态、民俗等众多领域。 其中,以禅宗为核心的佛教文化,以桐城派为代表的古典文学流派,以李公麟、邓石如为代表的书画文化,以萧云从、汤鹏为代表的姑孰画派与芜湖铁画文化,以谢朓、李白、杜牧、欧阳修等为代表的皖江山水诗词文化,以宣城梅氏(梅尧臣、梅文鼎、梅光迪等)、全椒吴氏(吴敬梓家族)、桐城方刘姚张等家族、池州吴应箕家族、太湖赵文楷-赵朴初家族等为代表的文化世家,以敬敷书院、桐城中学、国立安徽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徽班和黄梅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方以智、梅文鼎为代表的科技文化,以张英、张廷玉、陈独秀为代表的政治文化,近代芜湖开埠以来形成的商埠文化,以陈独秀、张恨水、朱光潜、朱湘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等等,都是皖江文化斑斓夺目的亮点。

        由于历史上皖江地区处于“吴头楚尾”、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很早即开始接受外来文化,随着封建社会后期经济中心南移、以及近代西学东渐,这一地区的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创新意识也更浓,加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世家众多,这些便构成了皖江文化的特色。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皖江文化板块中,又有着许多相对独立的子文化板块,如古皖文化、佛教禅宗文化、桐城文化、黄梅戏文化等等,正是这些大小不同、形成时间不等、外在形态各异的文化板块,组成了安徽文化的总体结构,其类型恰如物理学中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结构一样,层层相包,各亚板块、子板块间,既自我运转,又互动交流,从而使得整个安徽文化的大体系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为皖江城市带“双核”之一的安徽省会合肥,其地理区位居皖之中,既不滨江也不临淮,而是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作为“内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湖之城”。而它所依托的则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圈——环巢湖文化圈,由于巢湖水系属于皖江流域,因而环巢湖文化圈同样属于皖江文化圈的子文化圈。

        这样一个文化圈的客观存在,为省会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乃至“大湖之城”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那么,这个环巢湖文化圈是怎样形成的,有着什么样的概貌和特点呢?2008年,我在《环巢湖文化摭谈》一文中,曾经指出:总体上看,从上古文明考古发掘及至夏商周历史传承来看,古庐州区域与古巢州区域原为一体,周武王灭商封国,析巢伯国一部为庐子国,自此庐、巢分离,但在文献记载中两国重合之处甚多。在这片区域内,有一个标志性的原始文化遗址——凌家滩,代表着环巢湖流域的文明起源;有一个共同的方言所形成的剧种——庐剧,受众为遍及环巢湖流域的一千多万居民;就民俗而言,整个环巢湖流域的节令习俗基本一致;就人才群体而言,最为显著的是清末淮军将领群体,其骨干分子跨越县域分布在整个庐、巢(及六安)地区。

        “环巢湖”的地域范畴,如果按照自然水系来划分,它应该泛指整个巢湖流域;如果按照行政区划,它应该包括合肥市、原地级巢湖市两个市全部和六安市一部(老市区及舒城县),约相当于清代安徽行省治下的庐州府(府治合肥,领合肥、庐江、巢县、舒城四县和无为州)、六安直隶州本州(不含霍山、英山)、和州直隶州(领含山县)的范围。这样一个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区划,与目前经济地理上省会经济圈的区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