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文化圈形成的五大因素
环巢湖文化圈,从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为大合肥区域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力的文化支撑。从历史地理和方志学的角度,经过进一步考察和梳理,环巢湖文化圈的形成有五大原因:
(一)从历史沿革和行政管理角度来看,汉代,以巢湖为界,西北属九江郡(地域北到淮河,西到大别山。有时改名淮南郡,地域不变);东南属庐江郡(地域到长江)。巢湖成为两郡的中心。到南北朝后期的合州,开始成为环巢湖的整体州郡。合州地域基本上是汉代巢湖西北岸的九江郡合肥县、东南部的庐江郡居巢、舒县(包括今舒城、庐江)等地域,即环巢湖的县合并而成,包括今合肥、肥东、肥西、巢湖、庐江、无为、六安等地。到隋朝初年,在原合州的基础上建立庐州。庐州之名就是从汉庐江郡之名首字借用的。这也是庐江郡首次北括包含合肥,并反客为主,代替了“合州”这个昙花一现仅用了几十年的地名。“庐州”之名在唐代初期又几次改为庐江郡(或简称“庐郡”),在二者中改来改去,到中唐始定为“庐州”。自此直到清末,“庐州”之名没有再变动。在长达一千四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环巢湖地域都在一个统一的州府管辖内,这在全国大湖流域中是绝无仅有的。从行政管理方面看,由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来管辖整个水系的地域,这在古代交通、农业及居民生活以水为主要命脉的情况下,无论是航道的治理、水利设施的兴建及水利纠纷的处理,乃至生产、贸易等各方面的管理,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从自然地理和水文方面看,古庐州地域基本上涵盖了一个完整的巢湖水系,它包括了巢湖水系的源头大别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六安、舒城、合肥、巢州、庐江等地,以及它的入江水道无为县。这是很科学的。对于水系的管理和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三)从经济角度来看,环巢湖地区的共同特点非常明显。首先说农业生产,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麦豆类次之。尤其在圩田区,几乎全种水稻。稻米和水产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巢湖流域很早就成了著名的鱼米之乡。一船船稻米络绎不绝地沿运漕河进入长江,运销芜湖、南京、上海各大码头,是明清时期巢湖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它对于芜湖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商业贸易,巢湖沿岸的三河、合肥、居巢、庐江县城等城镇历来是大别山东麓最集中的商品集散地。尤其是肥南古镇三河,除了稻米运销量占巢湖各港之首外,大别山盛产的竹木柴炭、山果野味等大宗“山货”,顺着杭埠河、丰乐河水路一船船运到汇合处的三河镇集散,再装满从“下江”的芜湖、南京、上海运来此地批发的日用百货等“洋货”,逆流而上运销大别山区各集镇。杭埠河、丰乐河边的纤夫和船工号子数百年间终日不绝于耳。
(四)从方言民俗看,环巢湖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的核心区),方言特点是南北交融、保留大量上古入声字。如庐江的“庐”与“鱼”“余”“驴”同音,都读入声;“吃”、“喝”、“一”、“七”、“八”、“十”、“百”等,环巢湖地区乡间方言至今仍读古入声。在清末民初,以合肥土话为代表的环巢湖方言曾随着李鸿章淮军和段祺瑞为首的北洋皖系集团的影响,成为流行全国方言,留下了“会讲合肥话,就把洋刀挎”的掌故。环巢湖地区人民的风俗、生活习惯也基本相同,以大米饭为主食,不喜面食。住房、家具、衣冠、农具、交通运输工具、节令习俗等也都基本相同。还有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古代中国妇女的裹小脚陋习,在环巢湖地区就比较少见。究其原因,这里多水田,尤其是环湖圩田,水深泥深,妇女要下水田赤脚干活。不宜裹小脚。这里还流传一个民间传说“大脚李老妈当街训子”,说的是李鸿章当了直隶总督后,把老妈接到天津衙署,老妈提出要到街上逛逛,李鸿章把老母扶进轿子后,就骑马在旁随行,老妈麻脸大脚,她要伸头,李鸿章忙着拉上面的轿帘子,她要伸脚,李鸿章忙着拽下面的轿帘子。三拽两拽,老妈明白了,气呼呼地冲下轿子,站在当街训开了:“老话说,儿不嫌母丑,没有你老妈这双大脚,下田栽秧割稻,养活你们,供你们读书,你们能有今天的出息吗?不信,我去家住,我们那里奶妮们脚都一样,看谁还讲我脚大。”一番教训下来,李鸿章低头唯唯,内心惭愧,从此更加敬重、孝顺母亲。此外,环巢湖地区还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倒七戏”(解放后称为“庐剧”)和“门歌(春节时挨门挨户唱,故曰“门歌”)”、“秧歌”(水稻开始插秧时“开秧门” 唱的歌)、“大鼓书”(解放后称为“安徽大鼓书”)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至今深受人民喜爱,在乡间长演不衰。
(五)从军事层面看,环巢湖地区自古就是一个整体的军事战略要地,无论是春秋战国时吴、楚相争,还是三国、南北朝、宋金南北对垒,环巢湖都要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攻守体系来经营。如三国曹魏以合肥为核心,环巢湖建设据点;孙权亲自率大军从巢湖数次来攻,虽有巢湖地区本土人士周瑜、鲁肃等的帮助,都失败而退;东吴则以濡须口(即扼守巢湖入江水道)为防卫堡垒。曹操攻吴,“四越巢湖而不成”,也不能往东南拓展。他们的活动,在环巢湖地区留下大量遗迹,“三国故地”因此成为合肥地区的“名片”。再如本地军事人物,如唐末吴王杨行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晚清淮军领袖李鸿章等,都是依靠环巢湖地区将士为主组建军队,才取得成功的。特别是淮军,主要将领和士兵大都是肥西、庐江、原巢县、肥东、六安、舒城等地人。他们在环巢湖地区留下大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如肥西紫蓬山区的“淮军圩堡群”等。“淮军文化”已成为“三国文化”之后的环巢湖文化中的最显著特色,百年来一直是中外学术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