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外养老院已饱和 全市入住率仅四成

27.05.2015  11:27
      昨天,北京市首部养老产业蓝皮书《2015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本市80%的养老院建在五环外,而50%的老人却住在城区——养老院的投建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空间错位,与老年人的需求不匹配,导致养老院的入住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报告建议,新养老院最好四环内找地方,以确保自己“吃得饱”。
  83%床位在郊区
  报告指出,四环以内的养老院只有50家。离城区越远,养老院的规模越大,因此五环以外的养老院拥有养老床位6.5万张,约占总数的83%多。
  昌平、朝阳和海淀的养老院最多;东城最少,只有900多张。分析认为,昌平、大兴、平谷、密云和延庆5个区县的养老床位供给已经超过了需求。五环以外无论是养老院数量还是床位数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五环以内是未来养老机构选址时较优的选择,尤其是西城、石景山、东城最缺养老院。
  养老院入住率下降
  从2000年开始,本市老人养老院的入住率呈现下降趋势。市级养老院入住率最高,达到82%以上,其次西城区的入住率在7成左右,而怀柔最低,只有16%,即100张床位只住着16个老人。
  分析认为,老人入住养老院最关心两个问题:医疗条件和离家距离。虽然近些年北京市建了不少养老院,但由于主要位于郊区,离家远导致老人望而却步。另外一个原因是,养老院的价位与老人的退休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换句话说,老人住不起养老院。
  失能老人仅12%入住
  北京市提出“9064”的养老模式,即90%老人居家养老,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老人养老院养老——对此,报告给出建议,应更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也就是老人及其家庭的个体需求。
  北京市的失能老人入住率约为12%,换言之,绝大部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靠老伴儿和儿女照顾,增加了家庭的赡养负担。
  即便是根据4%的规划,本市大约有10万老人有入住养老院的需求,但床位只有8万张,调查显示,东城、西城、丰台、朝阳、通州、顺义、海淀和石景山8个区,每百位老人床位数量不足4张。
  内设医保定点不足50家
  报告指出,目前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供给不足,其中内设具备医保定点资格医疗机构的养老院不足50家。而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做法是医务室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但根据数据来看,养老机构主要分布在五环以外,医保定点医院的分布与其分布并不一致,真正靠近医保定点医院的养老机构数量有限。
  同时,调查显示,有46%的老人反映现住的养老机构没有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此外还有27%的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目前提供的医疗服务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老人对于各类医疗服务的需求来看,定期体检和对养老机构内部配备医疗定点单位的需求比例最高,其次分别是建立健康档案和输液等医疗服务。
  老人抱怨“饭不香”多是心理问题
  调研发现,一半的老人都对膳食不满意。养老院的饭真有这么难吃吗?分析原因在于,老人由原来的自主生活完全变成了被照顾对象,虽然实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但由于老年人自主参与自己生活的权利被削弱,从而导致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大大降低。这种不满会集中爆发在相对容易被追究的膳食服务上。因此,如何实现“参与式养老”是改善养老服务的重要环节。
  2013 年本市养老机构数量已达到410家,床位8万多张,但80%位于五环以外,六环以外的养老院多达216家。
  从2000年开始,本市老人养老院的入住率呈现下降趋势。2001年的入住率为65%左右,2012年为42%。
  北京市的失能老人在11万左右,养老院入住率约为12%。
  到2020年,本市不能自理的老人可能会达到17万人。
  东城、西城、丰台、朝阳、通州、顺义、海淀和石景山8个区,每百位老人床位数量不足4张。怀柔入住率最低,只有16%——100张床位只住着16个老人。
  床位紧缺与“吃不饱”在矛盾中共生,养老院资源存在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