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报告出炉
安徽广播网8月28日消息(记者:闫少卫) 省统计局27号发布了2013年安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报告,报告显示,虽然去年我省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目标任务,但能源消费格局单一,空气质量下降,水环境治理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34%、2.65%、3.51%和6.25%,四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达408.2亿元,居中部第1位,比上年增长23.6%,相当于GDP的2.14%,比上年高0.2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19.8亿元,增长27.4%,主要投向园林绿化和排水设施。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例如,2013年全省16个市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6%,较上年下降了9.9个百分点,为“十二五”以来新低。全省仅8个市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减少7个。全省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值分别比上年上升3.6%、7.4%和25.3%,三项指标同时增长,近年来还属首次。
另外,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仍为轻度污染,淮河支流、巢湖环湖河流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巢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四)类,长江支流仍有5条河流水质属中度污染以上。全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也比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
面对当前全省生态环境现状,报告建议,应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推进“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