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数据造假是最严重的治理之霾
雾霾又起的季节,环保部门近来的一些动作,似乎让人感觉到一丝清风。先是前几天媒体报道,福建一家企业竟然把环境自动监测仪的探头放在矿泉水瓶子里,以得出一张“漂亮”的污染物处理记录表。事情被揭发后,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因涉嫌伪造监测数据被移送公安机关。
同样在近日,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长安区空气监测站钥匙,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涉案人员已被羁押在看守所。
在号称的“最严环保时代”,这些作假行为的曝光,或不太让人意外。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无论是企业伪造监测数据,还是环保官员干扰正常的环保数据采集,不同于往常的纪律处分与经济处罚,两起事件中的责任人被直接移送公安机关,就连西安当地的环保系统知情人士也表示:以前没有类似的违法处理——无疑展示了环保责任追究上的某种新气象。
去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透露,针对空气质量监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环保部决定用两年时间,开展全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专项检查。设立专项检查,足见这一问题在现实中的严重性。从反馈的数据来看,该行动所带来的治理波澜也是显见的:今年1到8月,全国各级环境执法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
从法律角度加大对环保数据造假的惩戒力度,当然是好事。但与往常多见的环保官员因经济利益而被监管对象俘获,或是企业在环保监测环节造假不同,西安环保系统官员对于采样器的干预,乃几乎完全是出于政绩的需要。这一造假动机所传递出的某种治理悖论,或值得正视。即在“最严环保法”生效后,随着官员环保考核压力的加大,自上而下的环保治理压力的传导,可能未必完全转化为治理的落实与深入,而反倒可能迫使一部分地方环保部门将更大的精力用于弄虚作假,在“应对”上下功夫。
承认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对环保官员造假行为的责任追究加码,或仅仅只是提升治理效率的一个着力点,预防环保治理权力出现由上到下的衰退或异化,仍不可大意。以西安的这次事件为例,当地环保官员使用的是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粗暴做法,若干预方式再隐蔽一点,是否就更难察觉?而从私自配监测站钥匙,删除监控视频等违规细节来看,环保官员对监测站动手脚的空间不可谓小。更何况,被干预的长安区监测站属于国家直管监测子站之一,连国家直管站都敢下手,地方层面的监测又是否能够幸免权力之手的操纵,实在要打上一个问号。
其实提升惩戒力度也好,加大专项检查也罢,这些都仍是作用于纵向上的治理加力。要有效遏制环保检测数据的失真,横向上的加码同样不可少。它一方面表现于对社会环保治理参与和监督渠道的扩宽,另一方面更指向对环境数据监测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规范。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是,当监测数据的供给量提升了,环境质量监控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不再单纯依赖于环保系统内的数据,而是借助多元化的监测数据相互竞争和验证出来的结果,既能减少企业与官员在环保数据造假上的侥幸心理,亦有利于增进民众对环保数据的信任度。
监测数据造假,无异于最严重的治理之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基础信息的供给问题,这一工作做不好,“最严环保治理”就难免英雄气短。当然,要最大限度压缩环保监测数据的造假空间,提升环境信息的能见度,不单单有赖于环保系统的革新,一些属于权力运行体系上的问题,在根本上还有待更系统性的制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