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劳动者】王同:十年埋头研发 打破电子铜箔国际垄断
图为在科研中的王同
中安在线讯 说起铜箔,许多人觉得十分陌生,作为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在安徽池州,王同就在这样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却有着高技术含量的铜箔领域勤勤恳恳地奋斗了十年,用自己的努力打破了铜箔业的国际垄断,践行了产业报国的理想。
1997年7月,王同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工作。从毕业到2006年的10年间,他一直从事着自己擅长的电气自动化行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过程的需要等原因,王同从2006年开始从事一项他最初并不精通的行业——高精度电子铜箔。
“电子铜箔是一个很矛盾的行业,行业本身很小,但却又是高精度的电化学领域。在项目开始的初期,经常出现许多摸不着看不见的大大小小的故障,进度一下子就停滞了,甚至有时会自己莫名其妙的又好了。”如今的王同说起研发初期的艰难,倒显得十分轻松。
当时,为了尽快掌握电子铜箔的制造技术,他虚心请教、潜心学习,并及时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他常常称自己“就是在生产和项目研发之间两点一线的人”,因为王同深知,高精度电子铜箔这一产品制造技术一直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所垄断,不仅研究起来不易,产业化制造更是“难于上青天”。
为此,从项目初期的设计到设备选型安装,从配方到各种产品参数的确定,从原料到人力资源配置等,王同始终坚守在一线,反复进行双向研究,尽可能地走访各种各样的国际厂家并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他和他的团队多年来的努力,他们不仅掌握了高精度电子铜箔的生产原理,而且还对这一产品生产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工作。
从2006年至2012年,在他担任合肥及池州2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电气负责人期间,王同几乎同时主持参与了两个项目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溶铜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整流电源造型方案设计以及谐波治理方案等的设计。2011年,由他主持的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更是获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
因为常年坚守在一线岗位,王同结婚晚,在他快40岁的时候才有了孩子。夫妻分居异地又实在太忙,王同在说起妻儿时,言语中带着愧疚。“我妻子经常笑话我,孩子长这么大,一天都没有带过他。”十多年来,家在合肥,工作在池州的王同始终奔波在两地之间,一个月一两天的假期让他和妻儿的相处变得十分宝贵,“工作有时真的太忙了,对她们我有太多的歉意。”
图为王同在生产车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同多年的努力也在近年得到了不断地认可和嘉奖。目前,王同手中已有3项发明和应用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4项改造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项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有了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国内铜箔行业面临的重大技术性难题,还能用产品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约一点外汇,打破国内外在高性能线路板及锂电池用电子铜箔生产技术方面的壁垒。”王同在说起自己擅长的领域时,自信得加快了语速。
凭着对企业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王同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在做大企业自主品牌的同时,更是填补了国内铜箔产品空白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是企业里的一个员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的义务,而为国家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器等产品提供自主打造的高精度电子铜箔更是我的责任。”王同表示,未来,他还会继续在自己岗位上为电子铜箔行业尽自己的一份力,“虽然每个人能力都有限,但做好本职工作还是足够的。”王同说。(记者 完颜华杰)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