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整版专题报道我校玉米科技创新团队致力科技扶贫先进事迹
5月9日,《安徽青年报》3版以“‘玉米团队’的科技扶贫之路”为题,整个版面专题报道了我校玉米科技创新团队致力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具体链接如下:
http://epaper.ahyouth.com/paperdetails.php?CurrPeid=1497&CurrSid=13666&newsid=42232
编者按 位于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的安徽科技学院有这样一个围绕玉米育种及栽培、植保、农机等进行研发的科技创新团队,这个团队有着三十多年从事玉米育种的经验,现阶段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老玉米”刘正教授及老一辈玉米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下,一批又一批的“青玉米”们茁壮成长,团队始终践行着服务社会的使命,在科技扶贫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本报记者 肖 蕾
通 讯 员 邓艳萍
实 习 生 江旭聪
3月31日6时30分,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海兵教授和实验师余利冒着大雾天气,驱车两百多千米将在安徽科技学院实验室培育发芽后的第一批玉米良种快速送往泗县试验基地,这批种子承载着泗县农民的期望和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团队科技扶贫的历史担当。
“正常上市一个玉米穗子卖不到一元钱,我们这批特殊的种子培育后的鲜食玉米一旦提前上市,一个穗子可以卖到两元钱,这样就会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科技扶贫效果也就达到了。”余海兵说。
谈及利用玉米产业开展科技扶贫,这在余海兵团队内心更有种说不出的情怀。多年来,玉米团队坚持创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江淮大地的田间地头,坚持把论文写在安徽大地上。在科技扶贫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单,特别是在皖北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科技扶贫 硕果累累
安徽科技学院自2002年被省委确定对口帮扶临泉县以来,学校几任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关于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意见》,坚持“科技帮扶,教育帮扶”的基本思路,发扬学校动真情、动真格、办真事的办学传统,发挥学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通过智力帮扶、科技攻关、技术指导等形式,为临泉县脱贫致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学校确定了面向临泉县开展智力帮扶,提高科技素质的帮扶工作思路,多次组织专家团队赴临泉县就当地的教育和工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考察,并与临泉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针对临泉县农业生产存在的技术问题,学校设立了八个对口帮扶临泉县专项科研攻关小组,投入专项经费开展研究。2010年,围绕临泉县“玉米千斤县”建设,该校重点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中的科技帮扶工作,由时任副校长刘正教授担任玉米高产创建专家组组长,制定了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方案,9月份经省玉米专家组测产,临泉县夏玉米创下了亩产814.2千克的全省最好成绩,临泉县因此被农业部纳入全国首批50个整建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县。而后连续六年创我省夏玉米亩产800千克以上的高产纪录,临泉县因此成为我省首个“玉米亩产千斤县”,被列为全国50个粮食高产示范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以点带面 示范带动
玉米团队在临泉县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周边县(市、区)农业部门的关注。泗县是我省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上下正朝着“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户都不能落下”的目标奋进。泗县农业委员会通过多方了解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团队实力,2017年岁末,泗县农委副主任张永一行七人到安徽科技学院找到余海兵团队,表达了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助力精准产业脱贫的愿望,为泗县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穿针引线,开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脱贫之路。
余海兵和团队成员接待了考察组一行,并就脱贫路径展开针对性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国家大力倡导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是产业脱贫的路径之一,鲜食糯玉米种植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对此,余海兵带领课题组精心谋划,把泗县的发展需求上升到国家产业扶贫的战略高度。考虑到泗县为平原地带,适合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化,余海兵就鲜食玉米播期、玉米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示范点选择、收获期确定与泗县航天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对接;与虹城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就鲜食玉米真空包装、速冻包装、冷库、鲜食玉米饮料、罐头生产线建设预算进行指导;对泗县饲料玉米高产攻关关键技术进行研发。
玉米团队助力泗县脱贫致富思路得到了学校的全力支持,当帮扶国家贫困县脱贫计划一经传开,就迅速引起该校主要领导的重视,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震专门指示学校科研处、农学院优先安排,确保助力泗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
就如何利用专业优势去帮助农民“吆喝”玉米产品这一问题,余海兵如数家珍:“虽然我们在泗县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团队会坚持到底,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泗县寻找相应的示范户,利用团队的技术优势帮助示范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县大面积种植鲜食糯玉米,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争取助力将泗县打造成‘鲜食糯玉米种植大县’,同时一旦取得良好效应可以辐射到周边县(市、区)。”
“老玉米”带动“青玉米”
在玉米种植领域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绰号——“老玉米”,这个“老玉米”就是安徽科技学院的刘正教授。他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省第一个、全国不超过10个从事糯玉米育种工作的人,自从1982年毕业分配到凤阳县,刘正就一头扎进了玉米育种的领域,揣着玉米品种梦,凭着坚韧的意志,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
玉米育种是项苦差事,每年夏季,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当别人都在家里乘凉避暑的时候,刘正却要钻进闷热的玉米地挥汗如雨;每年春节,举国欢庆,其乐融融,当别人都在阖家团聚的时候,刘正顾不上和家人团聚,甚至在腊月三十、正月初一都要下地,因此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圆满的春节也是刘教授的常态。由于玉米团队在海南省有试验田,而冬季的海南省白天热、晚上凉,刘正常常住在农家小屋,终日忍受着蚊叮虫咬,加之饮食和卫生不习惯,常常小病不断,但刘正仍然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工作。
如今“老玉米”已经退休,以余海兵为首的“青玉米”们接过了“老玉米”的接力棒,一批又一批的“青玉米”逐渐茁壮成长起来,成为了玉米团队里新的中坚力量。目前团队成员结构构成为教授四人,副教授六人;博士八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一人、优秀教师两人,省优秀教师一人,省教学名师一人,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两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人,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一人。
在“老玉米”精神的感染和带动下,“青玉米”们全身心投入到玉米育种研究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却都从来没叫过一声苦。
程昕昕博士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在怀孕期间和小孩一岁的时候,她都坚持工作在海南省育种一线,由于她的手属于过敏型肤质,每次在给玉米授粉时哪怕裹上一层层纱布都会弄得一手的脓包,血迹斑斑染红了白色的纱布,但她从来不停下,再疼都没吱过一声。
农村产业脱贫要靠科技,科技的支撑需要人才,高校科技扶贫要在人才的使用上下功夫。玉米团队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目前团队正在努力搭建平台,鼓励团队中的中青年成员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大胆启用中青年成员在重点、重大项目中承担主要任务,推行“核心成员骨干+技术小组”的人才组织和培养、锻炼模式,将中青年成员按研究重点纳入学术梯队,培养、锻炼中青年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把小玉米做成大文章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农民盼良种,良种助脱贫。在余海兵眼里,小小的玉米不仅仅是个产品的概念,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社会财富,小玉米背后大有文章可做。
“普通玉米不太好卖,市场上一千克卖不到两元钱,我们正在跟凤阳县一家粮油企业合作,把普通玉米加工成玉米面条,这样的话到市场上,我们的产品就能够卖到10元钱到18元钱一千克。”余海兵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其实,在余海兵团队眼里,小玉米背后还是个大的民生问题,科技扶贫也不是简单的送种子下乡,还有培育、生长、成熟各阶段的技术扶持,重点是解决销售问题。
“虽然我们是搞玉米育种研究的,但是还必须懂得商业运营知识。”余海兵严肃地说。
“团队已经开始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搞起了合作,马上学校有很多大学生要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我们准备把团队的研究成果交付给这些大学生们,现在的大学生头脑灵活,有思想,他们把我们的玉米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联系起来,一旦取得好的效果的话,农民就又有了一条致富路,我们搞科技扶贫应该与扶智结合起来。”余海兵介绍道。
按照团队的设想,玉米产业扶贫必须做到良种选育、绿色种植标准化、绿色产品多元化、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必须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形成全程可控产业链,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对接消费者,只有在供给与需求之间进行良性对话、互惠互利,才能使消费者真正吃到高品质绿色玉米产品,也才能使农民真正致富,这是真正的小玉米大民生。
搭平台 保障玉米科技创新
学校为玉米团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搭建了优良的科研平台。2012年,玉米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安徽省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设;同年,与省农垦集团战略合作,进行农作物商业化育种;2013年,作为主要依托单位获批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院。
“学校设立了科研成果奖励和相关配套奖励,并专门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室和现代化的试验基地,这让团队能够沉下心来搞科研,团队内部既有竞争更是合作,既要练好科学研究内功,又要发好服务社会外力;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团队实力不断提升。”余海兵说。
谈起科技扶贫的感受,余海兵感慨颇多:“全面脱贫奔小康,难点在农村,扶贫攻坚,科学技术是杠杆。只有练好科技扶贫的内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鲜食糯玉米育种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特色,符合当今玉米的发展趋势,下一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为我省农村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