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被执行人”
安徽法院网讯 “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但我也知道欠债还钱的道理,我儿子现在没有能力挣钱,我来代他偿还债务!”桐城市人民法院范岗法庭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面对法官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这位老人姓汪,来到法庭是因为她儿子的一桩官司。
拖欠材料款,儿子成了被告
老人的儿子汪某是桐城法院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2011年,汪某经营着一家小厂子,因为欠下材料款24550元,被原本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陈某告到了法院。2012年10月,经桐城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但之后汪某没有及时按照协议履行,陈某遂于2013年1月21日申请强制执行。
突遇车祸,执行之路难继续
就在执行法官欲采取强制执行手段时,汪某家中却起了剧变。2013年4月,汪某骑电动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严重,后经鉴定构成四级伤残,案件执行顿时陷入僵局。
此后,执行法官多次到汪某家中走访调查,却发现情况越来越糟。汪某伤势无明显好转,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家中经营的工厂无人过问而关门停产。执行法官看到汪某生活如此艰难,反过来劝起了申请人,希望能够暂缓实施强制执行措施,申请人也表示同意。
老人讲诚信,主动担起执行义务
就在执行法官和申请人陈某都觉得执行无望的时候,2015年3月,汪某的母亲突然联系申请人陈某,说她要代儿子清偿欠款,她的举动让法官和陈某都感到很意外。汪某的母亲已经60多岁了,她如何能够给付这欠下的24550元材料款呢?
原来,平素讲诚信、重承诺的汪母,时常因为儿子欠下的外债而感到愧疚和不安。今年,她突然想到儿子原先的厂里还有一些机器,如果能把它们变成钱,不就有钱还债了么?说干就干,她四处托人找到买主,卖掉了尚存的机器,但也只勉强凑起20000块钱。
申请人被感动,放弃余款握手言和
汪母拿着20000块钱来到法庭,希望法官能够做做工作,余下的4550元她再慢慢来还。考虑到汪某母子的实际状况,执行法官立即与申请人陈某取得了联系,征询他的意见。陈某此时也被汪母的诚信之举所感动,主动表示愿意以20000元了结此案,余下的执行款自愿放弃。鉴于此,执行法官立即为双方办理了交接款和结案手续。办完手续后,陈某对汪母感慨地说道:“您的诚信之举令人敬佩!您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执行法官也在一旁竖起大拇指。
一起原本难以执行的案件,在法理与情理的交融下,在诚信与宽容的感化下顺利执结,充分展现了普通老百姓淳朴善良的本质,展示出德法并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