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牵手·瑞风行动走进天长侧记

22.07.2014  18:42

  农村作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父母外出,或跟着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宿在学校和亲戚家。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因教育和管理上的缺位,不少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孤僻、习惯欠佳、学习懒散等不良倾向。暑期的来临,有的留守儿童开始往返于家乡与父母之间,还有的孩子则继续留守在家,孤独地度过漫漫的假期,他们需要社会去关爱,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他们的暑期安全问题牵动着人心。

  今年14岁的潘婷是天长市金集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与4岁的妹妹从小就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其父母长期在南京打工,一年回家不过4次。如果工作太忙,回来的次数就更少。每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小婷就会忍不住想念他们,但这样的心思她从来不会说出来。只是年幼的妹妹偶尔会拉住自己的手,稚嫩的声音总会问起:爸爸去哪了呀?那妈妈又去哪了呀?我想妈妈,我也想爸爸。

  虽然南京距离天长市路程很短,但绵延的思念却很长。小婷想念爸爸妈妈,她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挂念着她们。“多听爷爷奶奶的话”,“多帮忙做做家务”,“在学习上多用点心”,这是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后,打给小婷的电话中常说的几句话。有时候特别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小婷也会主动打电话给他们。

  这个暑假,小婷被爸爸接到了南京。白天,爸爸妈妈外出工作,留下她一个人呆在出租屋里,莫名的孤单挥之不去。一周之后,因为父母太忙无法照顾她,她又回到了老家。这次短暂的相聚,细心的小婷看到了爸爸的头上多了很多白发,懂事的她知道爸爸工作很辛苦,感到很心疼,但是性格腼腆的她没有说出来。其实,她很想对爸爸妈妈说:“希望你们在外打工不要太辛苦,不要因为挣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我们在家都很好,不用太惦记。”

  7月19日下午,当“2014牵手•瑞风行动•让孩子不孤单”大型公益活动走进天长市,小婷应邀来到学校。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和小伙伴们穿上了统一的服装,观看来自安徽广播电视台和江淮汽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演出。小婷在寓教于乐的演出中,知道了游野泳的危险性,懂得了如何安全有效地救援落水者;懂得了地震求生的方法。尤其在魔术表演环节,开场滑稽的表演逗得小婷哈哈大笑。小婷与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诗朗诵《天长梦》说的就是我的家乡,说古时候天长是出状元的地方,作为天长人我很自豪的。”表演结束后,腼腆的小婷按捺不住快乐的心情。

  同样,被演出节目打动的还有14岁的周星悦。当《爸妈不在的日子,我不哭》舞台剧的画外音响起:“在那天的那天,我们遥望父母之时;在姐姐被欺负的时候,姐姐哭了,姐姐擦干眼泪……”这段画外音似乎勾起了星悦的回忆,眼泪开始在框内打转。

  星悦的爸爸在南京打工,妈妈在玩具厂上班,她和姐姐呆在家里。星悦很想念爸爸,在她的印象中,爸爸是一个非常朴实、负责任的人。每次在电话中,她都会提醒爸爸“注意身体,记得早点回来”。

  “星悦”这个名字是爸爸为她起的。涵义是对着星星许愿,希望她每天都能够快快乐乐的。可是没有爸爸的陪伴,星悦很少开心起来,但是星悦没有去怪爸爸。因为她知道为了她和姐姐上学,不得不外出打工,爸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坐在前排的小慧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是:我有点不懂,为什么爸爸妈妈每次暑假回来,接走的都是最小的两个妹妹。“我也很想念爸爸妈妈,很想和他们在一起,天天看到她们。”正在读6年级的小慧说,她有三个妹妹,但是爸爸妈妈好像偏心似的,每次带走的“小的“,把“大的”留在家里。

  记者手记: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乡村,这实在是一种痛苦和无奈的现实选择,由此带来的并不是留守儿童物质上的缺乏,而是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缺少情感上的交流:无人引导的青春期,以及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实际上,孩子们的心声很少主动向大人倾诉,他们只会将情感压抑在心底,甚至由此迷失了自己。而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也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事情,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2014牵手•瑞风行动首站走进天长市,江淮汽车志愿者们从幕后到台前的辛勤付出,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更好、更多地掌握安全方面的技能,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和情感上的释放,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安全的暑假。可以说,在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了我们一份绵薄之力,而这样“非常必要而有意义”并行之有效的公益活动,我们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