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一路飙升,养牛大县为何难现“牛市”?
2005年起,全国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起,牛肉价格进入加速上涨的通道。按理说,牛肉价格上涨对养牛业来说是个“利好”。然而,记者在“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灵璧县采访时却看到这样的景象:万头养牛示范园不见牛,现代化宰牛车间闲得慌,有的养牛场改成了养鸡场。牛肉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养牛大县为何却闹起“牛荒”?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现象 养牛基地不见牛
灵璧县万头养牛示范园是皖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生态养牛基地,但谁能想到,这个占地约700亩、拥有标准化牛舍38栋、青贮饲料池4座的大型养牛基地,已有一年多不见牛影了。
这是位于灵璧县尹集镇的一个花园式的养牛基地,整齐美观的牛舍和牛槽掩映于绿树丛中,然而,放眼望去,荒草遍地,芦苇长有一人高,有的地方还种起了小麦,就是不见一头牛。“2010年以前,这里可红火了,四五千头牛差不多把各个牛舍都挤满了。2010年以后,牛的数量逐年锐减,到2013年就没有牛了。”示范园一位负责人说。
示范园最初计划做循环农业,每年消化5万亩秸秆,用牛粪生产有机肥30万吨,直接解决300人就业,可惜美好的规划没有坚持。上级领导来考察时,也曾问过为何不再养牛。园区一位负责人回答:“闲置亏小钱,养牛亏大钱。 ”
不仅大型养殖基地不养牛,近年来,灵璧县一些小型养牛场也陆续关门,有的养牛场改作养鸡场,鸡在牛槽吃食成为了一道“奇观”。灵璧县申浩养牛专业合作社是该县最大的养牛合作社,往年有300多户会员,其中50多户的养牛规模在300头以上,可2013年以后,会员降至100户,且每户大多只养几十头牛。
宰牛车间无牛宰
位于灵璧县的荷金来农业公司是我省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之一,拥有年设计屠宰量5万头的现代化屠宰车间。但近年来,屠宰车间从未“吃饱”过,最近一年多,车间的现代化屠宰流水线几乎无牛上线。
“当初上这个流水线时,认为在养牛大县不会缺牛,没想到算错了。 ”在公司负责人仪江天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现代化宰牛车间,听他讲述人性化屠宰的全过程。牛进车间之前,先在待宰棚静置,并进行尿常规化验,在确保无问题的情况下,牛被引入“迷道系统”,实现无痛苦屠宰。 “牛的屠宰和分割不与地面接触,并且经过排酸工艺,可提高屠宰效率,保证食品安全,提升牛肉品质。 ”仪江天说,2010年前的几年里,这个宰牛车间每年屠宰万头牛左右,大量出口海外,2008年,公司牛肉出口创汇在全省养牛企业中首屈一指。2010年以后发生逆转,公司因无牛可宰从出口牛肉转为进口牛肉。
据调查,灵璧县的个体宰牛户同样面临无牛可宰的尴尬。 “过去一天要宰10多头牛,现在10天也宰不到一头牛。最近几年,不少村子整村都见不到一头牛,许多生在农村的儿童都不知道牛长啥样。 ”一位宰牛户说。
分析
价格向上走,为何产业向下走
近年来,随着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牛肉价格一路上扬。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增加市场供给,但目前的现状是肉牛养殖不增反减,这是咋回事?省畜牧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并非一地所独有,而是全国性问题,原因来自多方面。
“虽说牛肉价格上涨了,但养牛周期长、收益慢,在牛的用途单一的今天,比较效益偏低,对养殖户的吸引力小。 ”省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说。过去,农村常见的养牛模式是千家万户养母牛下小牛,为的是当劳动力使用,近年来,随着农机具的替代,牛失去了劳动力属性,成为纯粹的肉用商品,这样,投入和产出就成了养牛户考虑的首要因素。相比之下,下崽少又难伺候的母牛就不如下崽多又好养的猪合算了。
据介绍,与母猪一胎下十几个崽不同,母牛进行单胎繁殖,一胎通常只怀一个,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期间,光吃饲料,不见效益,并整天需要人精心服侍。从一头母牛怀孕到小牛成熟出栏,通常需要两年,投入大,回报晚,遇到母牛配种不成功、难产或流产等情况,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过去,灵璧县的能繁母牛年存栏量高峰时达7万头,现在减至1万头左右,导致肉牛产业缺少“源头之水”。目前,灵璧县养牛户多采用“快进快出”方式,从东北购进“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往往育肥半年即可出栏;有的养牛户购买大牛育肥,随机出栏。这种重育肥、轻繁殖的短期行为很难保证当地肉牛可持续供应。
肉牛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占用大、市场风险高也让许多养牛户望而却步。 “过去一家一户养牛,土地不用征,牛舍简单盖、饲料用秸秆、不用雇人干,成本很低,但现在建养牛场养牛,从征地到雇人全都要花钱,投入成本很高。 ”省畜牧兽医局一位负责人说。灵璧县养牛协会一位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目前的市场行情,以购买50头“架子牛”育肥为例,照每头350公斤重、每公斤33元计算,买牛需投入近58万元;以每头“架子牛”每天饲养成本15元计算,按6个月出栏计算,育肥需投入13.5万元,加上搭建和维修牛舍的钱,养牛的总成本达到80万元。而以一头牛按出栏时650公斤重,整牛以每公斤27元售价计算,50头牛可卖87万多元。理论上算,养50头“架子牛”挣7万元。近年来,虽然牛肉市场行情逐年看涨,但“架子牛”同样在不断涨价,甚至涨得更快,买牛育肥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资金占用却越来越大,许多养牛户一算这个账就打退堂鼓了。“手头有80万元干啥挣不到7万元啊,何况养牛付出多、风险大。 ”灵璧县一位养牛户说。
肉牛扶持政策力度不够,也影响许多养牛户的积极性。养猪享受政府补贴,能上政策性保险,肉牛养殖却缺乏这类扶持政策。去年9月,我省出台了《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但到目前为止缺少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国内肉牛供不应求,价格高企,甚至“一牛难求”,使得牛肉加工企业以及餐饮业纷纷转而进口货源丰富又便宜的外国牛肉。 3年前,荷金来农业公司的生产就全部采用进口牛肉,因为进口牛肉比国内同品质牛肉便宜近一半。据该公司负责人称,目前我省的牛肉加工企业使用的牛肉基本都是进口牛肉,“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广人稀,畜草资源丰富,肉牛养殖成本极低,国内养牛业根本无法与之拼价格。 ”
与正规渠道进口的牛肉相比,走私牛肉更加廉价,对国内牛肉市场冲击更大。据灵璧县养牛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该县周边部分农贸市场,一些牛肉摊位挂出价格十分诱人的“进口牛肉”招牌,它们大多为走私牛肉,安全性没有保证。由于走私牛肉冲击市场,仅去年8月至10月,整牛价格每公斤就降了3元,一些养牛户辛辛苦苦几个月没挣到几个钱,挫伤了养牛积极性。(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