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心之光的安徽师范大学维族女孩

24.06.2014  13:01

在安徽芜湖有这样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尽管自己家境贫寒却常年投身公益活动,为数百名孩子义务做心理辅导,为困难学生捐助学费,为留守儿童带去欢乐。

 

她的故事感动了校园内外,并被学校评为“自强之星”。她就是安徽师范大学2011级心理学专业学生古孜里努尔·艾尼瓦尔。

 

从高山大漠走出的自强女孩

古孜里努尔的家在新疆吐鲁番的鄯善县,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地方,童年的她却没有享受到多少甜蜜的快乐。一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此后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5岁起便开始做家务,当同龄孩子还在安乐窝中时,她却终日与羊群为伴。

 

家人为了古孜能够走出高山与大漠,小学时便把她送到了村里的“汉语班”。幼小的古孜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刻苦学习汉语和文化知识。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下课她就抓住一切机会问同学问老师。其它孩子在玩耍时,她却在屋里静静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时古孜作为全校仅有的3人之一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在那里又用了4年时间(含预科1年),从头学了内地初高中6年的课程并参加高考,最终在2011年考入了安师大教科院心理学专业。初到芜湖,古孜除了需要克服水土不服、风俗不同等困难,还要面对学习上新的挑战。刚入学时,她的汉语水平与文化课知识基础不牢固,虽然能勉强跟上班级的进度,但别的同学轻松掌握的内容,她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早晨,古孜都坚持通过晨读,来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水平;每天晚上,她都在自习教室里,坚持到最后一刻。虽然起点比别人低,但她从未放弃,专业成绩大幅度提高。一年下来,从班级成绩的倒数几位变成师生赞誉的优良生,并被同学选为班级团支部书记,自信坚强的维族姑娘古孜实现了人生中一次精彩的蜕变。

 

用爱为孩子们的心灵护航

说起为什么会大老远到安师大来念心理学,她说,那跟自己读高中时的经历有关。那时,背井离乡的古孜因为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和困难常常心情不好、性格也很内向。但心理辅导老师却常常与她谈心开导她、帮助她,让她逐渐适应生活,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从此便立志要做一个能够带给人信心和力量的心理学老师。

 

也是本着这样的想法,2011年12月古孜参加了学院“心灵护航”服务队,并担任组织者走进镜湖区各中小学课堂,为学生义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心理辅导,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此她便一发不可收拾,坚持每周深入到孩子们中间,3年累计服务学生近500名,时长达1000多小时。

 

2013年暑假,古孜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赴江西省都昌县玉阶村留守儿童学校支教。通过她和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许多因缺乏关爱而内心封闭、少言寡语的孩子,都和他们快乐地打成一片。经过一次次的心理辅导,古孜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心理辅导不仅能够给别人带去力量,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提升,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除此之外,古孜还参加了“爱心包裹”助学活动,将自己做家教省下来的钱寄给偏远地区的学生,3年累计无偿献血1000毫升,还在学校食堂当义工为师生服务。就在记者采访时,古孜已经正式成为安师大新疆学生中第一名中共党员。

 

明年,古孜就将毕业了,对未来她早就想好了,要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家乡去当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为那里的孩子们点亮心灵之光,把青春献给生养自己的美丽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