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过坎,外贸新动能在哪

26.12.2015  04:23

  11月份,我省进出口额45.5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成为今年以来完成最好的月份,其中出口、进口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回眸过去5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乏力,我省坚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两手抓,“稳”和“进”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国际市场危机不断的情况下,交出了不俗的答卷。

  展望“十三五”,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企业仍需坚定稳中求进的信心和决心,主动从困难中捕捉发展新机遇,打造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新动力。

  规模扩张,结构优化,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

  ——初步预计,5年来累计进出口额为“十一五”的2倍多,年均增速14%左右

  初冬时节,芜湖新兴铸管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该企业积极把握国内与国际市场形成巨大价差的销售时机,加大出口产品开发力度,掘金海外市场,实现了出口销量的历史性突破。

  “预计2015年全年出口量26.1万吨,同比增长350%;出口额7991万美元,同比增长160%。 ”该企业国际贸易处负责人宋杲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公司先后开发韩国、东南亚、意大利等多个市场,销售区域持续扩大,有效化解了过剩产能。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省采取一系列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前11个月,全省实现进出口额415.2亿美元,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390亿美元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对外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张。数据显示,全省进出口额从2010年的242.7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92.7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14%。据省商务厅初步预计,这5年,我省累计进出口额或超过2000亿美元,约为“十一五”的2倍多。

  体量的增长,得益于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涌现和壮大。 “十二五”末,全省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为2.2万家,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比“十一五”末增加1.05万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由2010年的3529家增加到2015年的近6000家,净增2400多家。

  不仅如此,卖到全球的商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39%和16.2%,提高到2015年的50%和19%左右。同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占比逐步下降。

  增速回落,优势弱化,调结构转方式仍需努力

  ——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同比下降6.8%,新动力培育尚不能弥补旧动力减弱

  29.1%、25.6%、16.2%、8.2%,“十二五”前4年,我省外贸增幅在逐步回落,今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同比下降6.8%。外贸形势仍然严峻,稳增长压力不断加大。“当前外贸面临的困难为多年来不多见,已完全超出了‘十二五’初的预期。 ”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张建才表示,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新旧动力转换交织阶段,新动力的培育,尚不能弥补旧动力的减弱,经济回稳与经济下行相持局面仍在继续,影响到外贸企稳回升步伐。

  “十二五”期间,我省外贸不断走低,虽然与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外需乏力等因素相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全球贸易面临结构性困境。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师刘爱华认为,欧美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实施“制造业回归”,缩短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全球贸易总体下滑,同时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市场的需求也大幅减少。加之当前国内三期叠加,产业转型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外贸低迷短期内难以摆脱。

  “纵向看,虽然我省外贸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横向看,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情况仍然存在。 ”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孙永彬表示,进出口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全省进出口额仅占全国的1.1%,低于人口、GDP占全国比重。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规模和实力都有待提升。 ”

  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和成本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形成庞大而全面的供应链网络。进入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带来的全球化红利消耗趋尽。就我省而言,出口产品相对技术含量较低,受人口红利消失和原材料、土地、融资成本攀升影响更大。因此传统优势产业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弱化现象比沿海地区更加突出,一大批出口流失到周边的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据了解,我省今年纺织、服装、鞋类等产品出口产能和订单流失就有5亿美元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省外贸与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且与中部省份间竞争加剧。从全省看,地市间发展不平衡,皖北地区进出口占比依然较小。“由于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我省带动外贸全局发展的大进大出项目较少,发展滞后,外贸发展潜力不足。”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处处长黄舜告诉记者。

  从过去5年的数据看,民营企业出口额在全省出口总额的占比不断提升,2012年出口占比首次超过60%,今年10月份,全省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仍由民企贡献。“民营企业占比大幅提高,但自2014年以来有回落迹象,说明民营企业应对市场变化仍有压力,在外贸形势严峻时深受影响,‘十三五’期间应重点支持。 ”刘爱华说,中小企业成长性高,但如果不去关心扶持,永远也不会成长为大企业。

  化危为机,“三外”联动,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加快对接国家战略,拓市场提质量,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互联网经济时代,跨境电商正在重构外贸产业链,帮助进出口企业拓宽了盈利空间。安徽安恒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没有什么比互联网更能有效开拓国际市场了。 ”公司总经理解宁说,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产品可直供海外零售商,中间环节少了,成本也低了。今年前10个月,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9%,利润增长了36%。

  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国际邮件数量的增长就可以印证。据省邮政函件广告局市场部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省出口国际邮件321.5万件,同比增长83%。“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巨大,催生了国际贸易新模式和增长点,‘十三五’期间,应积极拓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多元贸易方式,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黄舜说。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安徽对外贸易也难以独善其身,必须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未来5年,我们将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开放格局,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推进外贸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增强汽车及零部件、科技兴贸等转型示范基地以及特殊监管区等平台的带动作用,不断推进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建设,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规模,实现外贸发展高质量、优结构、好效益、可持续。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这释放出外贸转型升级新信号,即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已迫在眉睫。 ”张建才说,外贸企业应抓住机遇,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效益提升;而政府应完善外贸相关促进政策,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夯实增长后劲。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这意味着对钢材的市场需求很大。”宋杲说,未来5年,将继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加快新产品研发,优化产品结构,力争每年出口不低于40万吨。

  黄舜认为,新常态下,外贸要实现量、质并进,需更加艰苦努力。“既要客观看待、冷静分析当前困难和问题,更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在培育竞争新优势上持续用功用力。 ”他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加大外贸结构调整力度,培育一批带动力大、成长性好的企业,谋划一批大进大出项目,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放新高地,推动外贸发展迈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