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六旬夫妻义务照顾非亲非故瘫痪老人 谱写人间赞歌
“如果不是闫德琴悉心照料,吴善云的老坟树都长多粗了”。金寨县梅山镇南水村塘湾组村民们都这样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5年来,关心照顾村里非亲非故半身瘫痪的孤寡老人吴善云,谱写了一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赞歌。
吴善云今年已经70岁,2009年丈夫去世,2010年,40岁的儿子暴病身亡,媳妇改嫁他乡,一直以来都靠低保 生活 。2011年4月,老人高血压引起后遗症,偏瘫卧床不起,不能说话,从那时起,和吴善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闫德琴夫妇担起照顾她的责任,成了吴善云的“拐杖”。
起初,吴善云生活不能自理,语言又不能沟通,屎尿都在床上,闫德琴不顾难闻的气味,每隔一周被褥都要清洗一次。多少次,刚把衣服穿好,老人又把衣服弄脏了,2012年腊月初三,吴善云的被子、衣服刚洗好,下午就飘起了雪花,一下就是三天,被子、衣服晾不干,这可急坏了闫德琴,闫德琴与老伴商量:要是把老人冻坏了,别人肯定说闲话,我们把自己的被子衣服送去吧,于是,闫德琴和老伴就把女儿给的被子以及自己穿的棉裤脱下来送给吴善云。老俩口把吴善云添加了衣服,铺好了床被,老人说不出话,眼泪却夺眶而出,一边点头一边竖大拇指,嘴里“啊、啊、啊”不停地叫着。
2013年的收割季节,别人家的稻子趁 天气 都颗粒归仓了,闫德琴家的2亩水稻仅靠老伴一人收割,老伴是60多岁的伤残军人,累倒在床上,稻子没有赶上好天气,放在田里十余天发了芽,但吴善云的病通过闫德琴的悉心照料痊愈了。有人问她到底图啥,闫德琴坦然一笑:“我什么都不图,全凭良心,稻子发了芽,还可以吃,老人生了病,不能等死。”
吴善云的一日三餐,闫德琴细心调理,老人虽不能说话但心里明白,时间一长,闫德琴都知道 老 人 想 吃 什么,她教过老人手势,想吃猪肉伸一下大拇指,想吃鱼伸一下二拇指,想吃鸭子伸一下小拇指,想吃稀饭点一下头,想出去走走就伸一下脚。有一次老人伸了一下小拇指,闫德琴就知道老人想吃鸭子。第二天早晨就把自己养的大公鸭杀了。忙了半天,香喷喷的鸭子炖好了,小孙子想喝鸭汤,闫德琴的媳妇拉着孩子说:不能喝鸭汤,这鸭汤是给吴奶奶的。
在闫德琴的悉心照料下,2014年6月,孤寡老人吴善云终于能拄拐下地走动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闫德琴多年悉心照顾孤寡老人的好事传遍了全村,村民们都说:“闫德琴是道德模范,没有闫德琴就没有吴善云的后半生。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