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他人生命的“火炬”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赵炬,生前是安徽省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工作队成员,今年7月11号随队赴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医疗工作,7月15号早晨突发疾病,虽经过2个多月全力抢救,9月29号早上6点50分,赵炬离开了人世。根据赵炬生前意愿,赵炬家属将他遗体可用器官及组织全部捐出,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奉献。
在援藏医生赵炬离开这个世界整整15天之后,记者轻轻地叩开了他的家门。走进这个只有80平方的两室一厅小屋,处处都是温暖的颜色。一家三口写真照斜斜的靠在沙发旁,照片上,赵炬拉着女儿微笑着望着正对沙发的餐桌,桌上三副碗筷、三个水杯,还有妻子赵俊刚刚做好的一盘炒青菜和一盘盐水虾。赵俊转身从电饭煲里为丈夫盛了一碗米饭,女儿问妈妈,以后谁帮我剥虾?赵俊的眼泪立刻滚了下来:
“只要有时间,他肯定是陪着我们的,然后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过,买个蛋糕,吃个饭,然后出去带孩子看个动画片,看场电影啊,只要出去吃饭,只要孩子在场,永远都是他剥给孩子吃。”
客厅的橱窗里,赵炬面容明净,眉眼看上去清晰而生动。只是,这一画面定格在了一方盈盈数寸的相片中。相片里的主人,温厚地笑着,望着他熟悉的家。对于赵炬的离开,妻子赵俊似乎有些恍惚,唯独清晰的记得赵炬临别时对家人的承诺:“就坐在饭桌上,然后他就说,赵俊你在家,带好孩子,管好孩子学习,就是也不要为我担心太多,我们的日子将来会很好过的,你的父母亲以后我是替他们养老,你只要在家管好孩子就行了,一年以后我回来。”
谈起承诺,80多岁的病患朱阿姨老泪纵横。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赵炬医生那里看牙,赵炬就对朱阿姨说,他学医的时候选择口腔科,是因为自己的爷爷就是因为口腔疾病而去世,所以请朱阿姨放心,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她的牙齿。十多年来,赵炬一直保持着定期电话回访病情的习惯。这一次,朱阿姨含泪删去了这个陪伴她10年,却再也打不通的“热线”:“半夜醒了就想起来这件事,就想他的音容笑貌就在我眼前,所以我前天夜里才把他的手机号码才删掉,我想永远不行了,永远永远打不通他电话。”
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楼口腔科,赵炬办公室的大门半开着,他的白大褂还像以前一样,挂在门后的衣架上。办公桌玻璃台面下,还压着今年各项重大会诊的医生名单,赵炬的名字清晰在列。同事范伟跟他搭班最多,他说,赵炬太忙了,忙的连口水都喝不上,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了。
“坚持在科室里工作,坚持了17年,在业务上比较钻研,对待病人也是一丝不苟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能给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能够认认真真服务好每一位患者,这个是很不容易的,这个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援藏,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心中,都是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事情。今年7月初,在选拔安徽省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时,赵炬主动请缨,千里赴藏支援山南地区医疗工作。安徽省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工作队负责人余德才:“他在培训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正式进入临床工作,他就到自己的科里进行调研,不顾自己的高原反应,主动的去适应新的环境,我觉得从这一点上,他对工作及其负责任,对援藏任务的高度负责任。”
进藏后,赵炬立即与地方医院进行工作对接,初步制定帮扶计划,正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7月15号早晨,赵炬突然感觉头晕头痛,随即倒地昏迷。经过2个多月的抢救,9月29号清晨,赵炬走完了他的一生,根据赵炬生前意愿,他捐献了遗体的全部可用器官及组织。安徽省红十字会秘书长曹芦松介绍:“捐献了两个肾脏、肝脏,还有一对角膜,捐献的器官将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分配系统,分配到全国,他的名字镌刻在我们全省的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上,
身前,他用医术救死扶伤;援藏,他主动请缨为藏区同胞解除病痛;身后,他捐出身体所有可用器官,化身火炬,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继续延续生命。赵炬父亲赵大鹏说,儿子是个英雄,会永远“活”在世上。”“我想到,这有个念想,你这个儿子还活在世上,还有一个,为了我家孙女,你这个爸爸还是个英雄,给她一个好的印象。”(记者:蒋波,滁州台:汤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