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希望24"热线运行50天接500多求助电话

26.12.2014  15:39

  “400-161-9995”,这是中国首条生命危机干预24小时热线“希望24”的电话号码。从2012年在上海开通至今,它的铃声已经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响起。今年11月6日,在合肥市城北一栋普通写字楼内,安徽“希望24”开线,目前运行了50天,已经接到了500多个求助电话。

  抑郁男打消“自杀”念头

  “我太痛苦了,不想活了!”上个月的一个深夜,合肥接线室的热线电话响了起来。值班的是安徽“希望24”学术负责人张先生。电话那头是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我心里想着,这可能是一位较高危机等级的求助人。”

  男子一直沉默。“听得出来,他在使劲抽烟。”张先生谨慎地和他说话,逐渐取得男子的信任。“他说他有中度抑郁症,已经被折磨得不行了。”

  男子慢慢放下包袱,和张先生倾诉起来。原来,男子的父母得了重病,都瘫痪在床,为了给父母治病,他事业受到了影响,积蓄也花光了,妻子不堪忍受离他而去,生活的重担全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在中国,63%的自杀患者有精神疾病,绝大部分是抑郁症。”张先生说,遇到这种危机级别的,需要一步一步把求助人的情绪“往回拉”,逐渐降低危机等级。聊了一个多小时,男子的情绪稳定了不少,也不提“不想活”了,临挂电话前,他告诉张先生:“和你聊了半天,我心里舒服多了,你放心,我不会做傻事。”

  一大半电话是晚上打来的

  “其实,在500多个来电中,像抑郁中年男子这样的案例并不多,大部分是心理咨询。”学术负责人张先生说,危机等级不高,与地域也有一定关系,一线城市的高危等级会偏多一些。

  “但即将到来的春节,很可能会增加高危风险。”他解释说,春节期间由于工作、情感、家庭关系等因素,导致出现高危等级行为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根据初步统计,在热线开通一个多月接到的500多个来电中,一大半是在晚上打来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很多求助人更容易在晚间,特别是深夜出现情绪失常,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张先生说。

  根据全国“希望24”热线数据显示,来电者中,除了白领之外,蓝领和高校生也占了很大比例。令人担忧的是,高中学生的来电量在猛增,即将超过教师族群。

  “希望24”明年走进社区

  虽然这条热线开通一个多月“炙手可热”,但“400-161-9995”这个号码在公众中的知晓度仍不高。

  “现在主要通过宣讲员进社区宣讲。”安徽“希望24”执行长谢慧敏介绍,现代人群中有心理需求的并不少,但大部分人不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寻找解决方法,公众对于危机干预的了解也不够,更需要不断普及。

  据介绍,明年“希望24”热线总部将通过公益剧团演出、全国公益讲座的方式,来到安徽,深入社区宣传生命危机干预的知识。有需要的小区、机关单位、团体等可以提前预约参与这些公益活动。

  此外,2015年初,安徽“希望24”热线还会继续向社会招募接线员,条件为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河南医生跨省来做心灵使者

  胡云(化名)是安徽“希望24”的一名接线员,和大多数来自合肥本地的接线员不同,她每次都要从河南信阳坐4个小时的长途车赶到合肥,连值两到三个班,对此,她表示“辛苦却快乐着”。

  胡云今年40岁,她的本职工作,是河南省信阳市一家县级医院的医生。“一些重病患者面对生活大多已经绝望,与他们或家属沟通时,如果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会事半功倍。”胡云的心理学知识原本只来自于学医时的“医学心理学”。“比较浅显,慢慢就觉得不够用。”好学的胡云便开始自学,2012年她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

  12月21日中午,胡云在家吃完午饭,又出发了,这是她第二次来合肥接热线,加上之前培训已往来合肥多次,长途汽车的司机已经认识了她。

  “司机听说我是做免费心理咨询的,很感兴趣。”在来合肥的车上,好几个乘客都掏出手机记下了“希望“4”的电话,“我和大家解释了热线的用途,大家都很感兴趣,还现场咨询了起来,可见有心理需求的人还是很多的。”

  下午5点多,胡云赶到了合肥。按照排班,一般每天有8名接线员轮流值班。而胡云这一次来,值了三个班,一共19个小时。当晚,胡云接到了一名女子的电话。“电话那头泣不成声,情绪很激动。”这样的案例,胡云并非第一次遇到。凭借女性的细腻,胡云耐心地开导着求助者,最终,求助的女子停止哭泣,敞开心扉和胡云聊了起来。“临挂电话时,她的情绪已经比较稳定了,还说有机会再和我聊。”

  我省“希望24”的接线员目前有40多人,大部分来自合肥市,只有少数来自合肥以外城市,主要是省内,像马鞍山、亳州、淮南等,省外的只有胡云一人,所有接线员都是义务服务,路费、吃住都是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