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大庙乡计生协科技助残结硕果
灵璧县大庙乡计生协、财政所针对计生残疾家庭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信息,脱贫无路,致富无门的实际情况,乡计生协、财政所始终不忘自身责任,积极采取措施,在致富路上扶一把。2013年以来,乡计生协在县扶贫办、农商行大力配合下,通过小额贷款,开展技术培训,发展项目,探索了一条帮助广大计生残疾家庭脱贫致富的路子。
在试点基础上,小额贷款扶贫工作形成了多种模式。为使扶贫工作取得规模效益,大庙乡计生协、财政所坚持走“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的路子,重点扶持和建立基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他们把计生残疾户连环脱贫与“计生残疾户科技致富”结合,把扶持计生户与建立“计生残疾科技示范基地”结合,进行重点扶持,建立大棚蔬菜、波尔山羊、良种猪等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养殖基地。
为形成工作合力,大庙乡成立了计生残疾户连环脱贫领导小组,在项目方案中明确各部门职责。乡计生协作为实施计生残疾户连环脱贫项目的主体单位,负责项目的牵头协调、管理、培训和服务,并协助农商行放贷、收贷;乡残联负责项目的上报、提供计生残疾户名单,并与计生协共同选项选户;农商行、财政所负责对项目的筛选评估、放贷、收贷、资金管理;计生协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管理。从而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乡计生协主动牵头,对项目的设计、管理、培训、检查、评比等进行全过程协调服务。
在项目选择上,该乡坚持面向市场,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尽量减少行政干预,使项目户尽其所长,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2013年至今,小额信贷共投入资金600万元,扶持了120户500多人。
为了规范、引导项目实施户的行为,乡计生协强化了培训等服务措施。一是围绕项目,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专题培训与聘请技术顾问、经验交流与现场会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科技培训;二是与实施残疾人培训项目相结合,直接培训项目户、示范户、残疾人能手262人;三是依托“乡村科技培训学校”,建立二级培训网络。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项目户的科技水平,项目户残疾人都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
由于规范操作,小额贷款实现了良性循环,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全乡132个项目户398人中,有112户346人脱了贫,平均每人年收入增收到8000元以上,有60多项目户收入在15000-30000元以上。与此同时,还涌现一批计生残疾人科技致富能手专业户。
( 来源:灵璧县大庙乡政府 作者:徐飞 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