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十二五”留守儿童之家让农村娃不再孤单
初冬时节,走进濉溪县双堆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不难看到热闹的场景:在美术教室,孩子们一丝不苟地画着童真童趣;在音乐舞蹈室,尽情地欢歌跳舞;在手工制作室,精心制作手工作品。一些特色课程更是开设得如火如荼……
对12岁的小燕宁来说,寄宿制学校的生活不是寂寞枯燥的,而是快乐的。每周三下午放学,她都会到留守儿童之家参加特色课外活动。文化课成绩好、美术画得不错,和老师同学相处也融洽,这些都是小姑娘在留守儿童之家的收获。
濉溪县这几年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0多万,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孩子的父母一年回来一两次,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回家。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监护和照顾,特别是亲情的缺失,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从2010年开始,安徽省把农村留守之家列入民生工程。由县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娃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得到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爱。
为了保证留守儿童之家顺利推进,县教育局对各中小学下发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要求和管理制度》。各校根据实施方案,分别设立了亲情话吧、心理咨询室、阅览室以及活动室。还有的学校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开设了舞蹈、书法、美术班。美术老师则发挥自个的特长,充当活动室辅导员,引导同学们开展活动。
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温馨舒适的感觉迎面而来,墙壁上错落有致地张贴着老师和孩子们自己画的画和书写的温馨话语,桌子上摆放着精心挑选的小盆景,橱柜里还存放着从社会上捐来了儿童书籍。“同学间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引起孩子们的情绪波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就可能在他们心里积压很久,影响学习和生活。”校心理辅导老师对记者说,“下午放学后学校会安排辅导课,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学到课外知识,还能培养才艺、陶冶情操。”
8岁的王雪茹与爷奶一起生活,以前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了留守儿童之家后,每天都有辅导老师指导功课,并督促她做作业,小姑娘的成绩提高得很快。“最高兴的是可以到儿童之家看很多书。”王雪茹笑着说。
三年来,濉溪县共投入50.7元的民生工程专项资金,在全县各中小学先后建立了169所留守儿童之家。心理上的热诚疏导、生活上的热情帮助、学习上的热心辅导,使留守娃在充满爱心的环境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特约通讯员:董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