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滨湖 幸福义城”:康园传来笑声 居民安居乐业

27.05.2015  11:42

  康园社区的回迁居民拿到了邻里守望卡

康园社区的回迁居民拿到了邻里守望卡

说到回迁小区,也许有人会想到脏乱差,问题多。然而,当记者走进康园这个全省最大的高层回迁小区,看到是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街区,笑脸相迎的居民和快乐玩耍的孩童。与四年前刚入住时的各种不适应相比,现在居民们已经完全适应和爱上自己的小区新生活,他们精心呵护新的家园,在这里孕育快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日子都是唱着过!康园笑声从未断!”   

“邻里守望卡”温暖老人心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一直是回迁小区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康园社区,一张“邻里守望卡”不但带来了生活上的帮助,也给予邻里间的关爱,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70岁的空巢老人李先英,领到这张“邻里守望卡”后,心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一次早上起来突然头晕,我自己也不敢独自去医院。就摸到这张卡,给上面的楼长打了个电话。5分钟不到,楼长就带着一个邻居来了,把我送到医院去了!”现在,李先英随身带着这张卡,如果遇到急事或者身体不舒服,他都能立即找到“帮手”!

66岁的杨秀华奶奶也是随身带着这张卡。她一个人独自带着孙女住在小区。有好几次自己在外面办事,没法赶回来接孙女放学,都是打上面的邻居电话,交待一声,孙女就安全接回小区,等她回家,邻居会把孩子再交给她,“都是邻居,帮忙接下孩子,安全又省心!”

一张小小卡片不仅给小区里的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带来了方便,也拉近了居民间的距离。原来不太往来的邻居,现在变成了自家人。“有事打电话”成了邻居们的见面语,邻里关系熟络起来了。

自演小品引导居民学文明

想起刚入住康园时,一些民居乱扔垃圾,乱拿公共物品,孔正年可花费了不少心思来引导和教育。“从平房搬进楼房 ,适应必然需要一个过程。那时候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有居民直接将垃圾从窗户里扔下来,有的老人带着孩子在电梯里大小便,还有的居民将小区里的花花草草折断带回家!”每次看到这些,孔正年都会跟着后面劝说,但一对一的劝导毕竟影响有限。

孔正年想了个点子,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来引导居民。她编排了一个节目,将这些不文明的现象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入住康园的第一个春节,小区居民自办联欢会庆祝,孔正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获得了居民们一致好评。大家开开心心看节目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一些不好的行为。

“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把文化与轻松娱乐的小品结合在一起,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讲出来,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消化。现在看来,效果也蛮好的!”每到过年过节,小区居民搞联欢会的时候,孔正年都不忘用歌舞,小品的形式,引导居民爱护这个大家园。同时,在孔正年引导下,不少小区居民也喜欢上了跳广场舞等文化消遣方式。居民们经常一起排练聊天,邻里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文明爱护家园的意识,逐渐在各家各户扎下了根。

“小橘灯”公益让孩子懂得感恩

家长、孩子和志愿者齐聚一堂,带着自己的文具、玩具、体育用品、生活用品、书籍或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爱心义卖,这就是包河区义城街道的小橘灯爱心公益市集,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三年,是社区搭建的爱心互助的公益平台。

13岁的程思颖已经连续参加了好几次“小橘灯”活动。“前几次,我卖的都是我小时候看的图画书,五块钱一本。我都是自己吆喝的!效果还真不错呢!每次我带去的书,都卖光了,我可有成就感啦!”程思颖现在已经是康园社区“小橘灯”公益活动的常客了,现在她还准备发动自己的同学们都来参加。程思颖的爸爸告诉记者,他特别支持这个活动,孩子拿出自己的一些玩具、书籍义卖,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帮助他人,既学会了感恩,也找到了成就感,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现在,每次义卖的时候,小区里的孩子都会积极来参加,要是哪次没来得及参加,还会遗憾呢!

据康园社区书记周勤林介绍,小橘灯爱心义卖市集所得款项将用于实现辖区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微需求,通过志愿者认领,开展微公益,实现微心愿。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将爱传承下去,让更多小区居民受惠。

刘风云 本报记者 何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