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县生态污染问题调查:危及水源涵养地
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加大,上级部门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污染的舆论监督。在接到群众举报线索后,记者两次赴京津冀水源涵养地--河北省滦平县调查生态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水源涵养地和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的一部分,滦平县一些铁矿采选企业和尾矿库聚集的乡镇,不仅粉尘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严重,而且一些尾矿库违法占地毁林问题也很突出。
“以前这里井水可以磨豆腐,现在不成了”
滦平县距北京160公里左右,与怀柔区和密云县相邻。滦平县志称:该县境内有滦河、伊逊河、兴洲河、潮河四条较大河流,其中潮河属于海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423平方公里,是京津两市的重要水源地。
11月4日早,记者驱车赶往滦平县城小营乡,刚过红旗村的大牌楼,就发现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满载矿石的大卡车络绎不绝,车厢大多数没有遮盖,尘土飞扬,看不清前方道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就是我们过的日子。”小营乡哈叭沁村村民王某说。粉尘特别大,洗的衣服晾在外面,干了也落下一层灰。
小营乡中心校哈叭沁小学紧挨着马路,运载铁矿石的卡车每天驶过。学校的赵老师说:“粉尘太大了,400多名师生都是活着的吸尘器。”
在哈叭沁村,村民对记者说:“以前这里井水可以磨豆腐,现在不成了,很多村民从城里购买桶装水运回来,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调查发现,一条流经多家矿企附近的小河沟,河床上铺满了黑色尾矿砂,河水变为灰褐色并呈浆状,流往伊逊河,而伊逊河下游是津冀水源的滦河。
该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一名干部对记者说,当地曾进行治理,对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没有进行检测,河水看起来浑浊但水质没有问题。如果说有污水排出,可能是尾矿库管线跑冒滴漏所致。
据介绍,全县拥有55个铁矿采矿权,仅小营乡就有11个铁矿在生产,其中9个为露天矿厂,39个尾矿库。当地矿企不仅要选铁,还要选磷,而尾矿浆中的选磷剂会对地下水质造成影响。
矿企违法施工,林地大量被毁
小营乡一名干部介绍,处理1吨铁矿石需用水3吨,约10吨铁矿石产出1吨铁精粉,剩下的尾矿砂浆只能在尾矿库堆存。而尾矿库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进而加剧对水源涵养地的破坏。
根据群众举报,滦平县伟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建设的小营乡头道沟尾矿库属违法施工,占用大量耕地和林地。
据调查,当地部门核发的备案证,该尾矿库为二级尾矿库,建设起止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表明伟源矿业公司已属违法施工。
今年5月,该县国土资源局对伟源矿业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令其归还违法占用的7.8万多平方米土地,拆除在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缴纳165万多元的罚款。
同年9月,伟源矿业公司因尾矿库非法占用国有和集体林地面积较大,被该县人民法院判决犯有非法占用农地罪,并处以罚金50万元。
该县国土局办案人员称,伟源矿业公司虽然受到处罚,但一直没有归还违法占用的土地,也没有上交罚款;相反,尾矿库仍在建设,违法占地面积不断扩大。
16日10时许,记者看到,在尾矿库大坝的里侧,用来排放尾矿浆的管道正在铺设;站在几十米高的坝顶,可见拱涵附近的山体已被削平;放眼望去,好几个山坡上松树连片,有的被连根铲起,有的只留下树桩。
当地村民介绍,尾矿库区将占用上千亩耕地和更大面积林地,有的属于三北防护林的公益林。库区内还有10多条山沟,有的沟坡上松树茂密,树龄超过50年。
根据矿企的设计规划,尾矿库总坝高将达162米。村民反映,一旦尾矿库投入使用,大量的耕地和林地,都将被尾矿砂所掩埋。
水源涵养之地,污染能否治理?
按照国家要求,水源涵养地应该加强林草植被保护,控制大规模开发建设,特别是控制大规模、重污染、高耗水的工业项目。而就在这一敏感地区,大型尾矿库能够违法兴建、河流水质浑浊,令人不解。
滦平县县委负责人说,在滦平县铁矿是主导产业,几十年积累的矛盾在那里搁着,河里的水确实浑浊,一些尾矿污染也是事实,正在治理,一下子把它们全部关掉也确实有困难,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有些问题。
记者问:类似企业的污染行为能否制止?该县县委负责人回答:过去政府的要求不是很高,企业在低标准扩张时拿到了一些合法手续,强行关闭政府需要赔钱,还有就业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应该让市场将他们淘汰掉。
问及是否存在“以罚代管”问题,该县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处罚行为,但没有执法权,企业不履行处罚决定,我们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企业反而对我们提起行政诉讼。
该县环保部门对新建头道沟尾矿库选址表示赞同,并称“工程三侧紧邻荒山,适合选址”。而记者在现场发现,尾矿坝南侧多条山沟松树茂密。村民提供的航拍资料显示,库区内多个山坡林地密集,并非荒山。
该县县委负责人说,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地,矿采为主的滦平背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近年来,国家政策和市场价格有利于产业调整,但解决老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
责编: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