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多措并举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5.08.2016  03:33

  滁州市工商局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服务经济发展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等方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459户,同比增长40%。其中,内资(含私营)企业5229户,同比增长52%;个体工商户11379户,同比增长35%;家庭农场829户,同比增长40%;外资企业新增22户。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窗口建设,提高登记窗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全市累计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7万余份。积极做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10月1日前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改革,释放住所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多低成本发展空间。创新开展“互联网+”工作模式,在全省工商系统率先实现工商注册登记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全流程办理。目前,共有80项工商业务可在网上申报,累计完成网上办件178件,其中办理新设立登记65件,名称核准登记113件。

  二是发挥服务经济发展职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把培育支柱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重点,建立完善了商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项目库。大力扶持安邦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其中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晶仪及图形”注册商标已认定成功。积极指导“赤镇”龙虾等59件(含再认定)商标申报2016年安徽省著名商标,相关申报资料已报省实施商标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安徽省著名商标163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2788件。认真做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推荐工作,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守重”企业,增长率位于全省第二,创历年来新高。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守重”企业22家,位居全省第三。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共助企融资23.61亿元,其中商标质押贷款数量和贷款金额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工商局通报表彰。

  三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经济发展良好秩序。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截止目前,全市已有6278户市场主体完成“先照后证”的设立、变更登记。认真做好2015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全市内资企业年报率为90.14%,外资企业为96.45%,个体工商户为97.35%,农民专业合作社为95.35%。年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省工商局通报表彰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全面推行“双随机”举措,先后对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企业公示信息、2015年度企业年报等开展了“双随机”抽查,达到“抽查少数、影响全部”“处罚一企、警示一片”的作用。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执法,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扎实开展“皖剑-2016”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传销蔓延势头。严密组织“两节”市场打假专项行动,打假工作成效明显,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三,受到省工商局通报表彰。加强媒体发布广告监测检查和户外广告审查登记,广告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强势推进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严密组织扫黄打非工作,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共受理投诉、举报和咨询1824件,调解成功率达98%。及时办理、反馈市长热线交办的工作,受到市长热线办公室通报表彰。针对消费投诉情况,及时约谈商业服务企业,签订《诚信守法文明经营责任状》。先后4次对社会反映突出商品进行抽检,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