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清 春常在

02.12.2017  21:42

  呈祥乡醉风园风景区风光。
  康庆平摄

  蓬壶镇的老人河长在巡查河道。
  康庆平摄

  群众徜徉于桃溪两岸的花海之中。
  康庆平摄

  万里安全水系石鼓实验段景色。
  康庆平摄

  永春,古称“桃源”,置县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

  水清景美  生态桃源

  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近年来,永春立足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围绕“乡愁故里、生态桃源、美丽永春”发展目标,积极打造“清新福建,闲养永春”旅游品牌,努力构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的全域化旅游发展大格局,旅游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

  以牛姆林、船山岩、一都山歌小镇为节点的西部生态休闲旅游;以呈祥雪山旅游区、天沐温泉、弘一法师文化园、中国香都为节点的中部避暑朝圣养生旅游和以岵山古镇、旅游集散中心、桃溪水利风景区、东关桥、魁星岩、大羽村为节点的东部乡愁文化旅游精品线等,正逐渐成为永春旅游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同时,各乡村旅游点也相继推出水果采摘、学白鹤拳、制香等DIY(自己动手制作)项目,还办起农家乐菜馆、民宿,设计出“方七娘功夫吉祥娃”“盛龙水漆篮”等文创产品,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今年,永春还将与上海普仁集团合作,开发“空中看永春”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天上乡村旅游”,俯瞰永春如画般的秀水青山。

  溪水清清  以水为魂

  “溪水清清竹排贴,娘子京日不挽茶……”进入夏天,在永春县一都镇三岭村的湖面上,竹筏荡起微澜,两队男女用闽南语深情对唱,令游客倾倒。

  “如果没有治水,不可能有这番美景。”一都镇镇长林荣福介绍,几年前,有村民在一都溪三岭段采沙,严重破坏了水生态,整个溪流不时可见垃圾漂浮。“当时的一都镇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干,虽说赚了几个钱,但这样的环境不会带来幸福感。”

  后来,一都镇果断取缔沙场,河流重归清澈。然而,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拒绝高污染的产业,大山深处的一都镇如何“靠水吃水”?

  “以水为魂的永春,应该发挥山水特色,凝练水内涵、彰显水神韵。”林荣福说。镇上投入600多万元,在治理河流污染的同时,更建设了人工湖,修建景观坝,沿湖建设栈道、观景亭以及观光码头,将原来的采沙场改造为文化长廊以及群众文体活动场所。

  “与山歌文化相融合,我们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造‘山歌小镇’。”林荣福介绍,“除了让游客欣赏湖面上原汁原味的山歌文化演出,还开展水上竹筏竞技、负背红曲过铁索、水上划船等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山歌小镇的独特魅力。”

  老人当河长  科技来助力

  “河长说话咱要听,自觉配合心要正,水源干净子孙福,流芳名……”唱着通俗易懂的地方特色方言三句半,沿着家门口的壶东溪走走,看看河道还有哪些地方保洁不到位、有没有破坏河道环境的行为,这已经成了73岁的林国义每天必做的功课。

  林国义现在的“身份”,是永春县蓬壶镇创新成立的老人河长办副河长。这些老人河长们主动制止破坏溪流环境的行为,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现在,往溪里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林国义说。

  如今,永春全县153名老人成为爱河护河的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实现了“老人河长”乡镇全覆盖。永春县河长办主任潘宇灿告诉记者。

  守护一湾清泉不易,河流治理工作面广事杂,涉及水利、环保、国土、住建等多个部门。为了打破部门藩篱,突破“九龙治水”的桎梏,永春县积极开拓“互联网+河长制”思维,创新建立“永春县河长制综合管理系统”。

  “水利部门的水质监测数据、国土部门的地质灾害点、环保部门的排污口数据……所有涉水数据如今统一集中在这个系统中,实现了一河一档。”潘宇灿介绍。

  系统开发的“永春河长通”手机软件,还为各级河长、村级专管员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巡查平台。“高科技的运用,使工作比以前方便多了。”潘宇灿说。

  

  ■小贴士

  永春县森林覆盖率69.5%,绿化程度达到95%,入选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单位。全县拥有1个国家4A级旅游区牛姆林,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溪、观山。同时,还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织画、白鹤拳,6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芦柑、永春佛手、永春篾香、永春老醋、永春漆篮、永春纸织画。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2日 11 版)

责编:徐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