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宝宝”游到芜湖 近千名志愿者参与护鲟活动
中安在线讯 据大江晚报报道,4月下旬,在湖北宜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成功放流2020尾大规格中华鲟。目前,鱼群已陆续抵达长江芜湖段。连日来,“我与中华鲟,共护长江美”沿江大型护鲟(芜湖站)活动,吸引了芜湖近千名志愿者及市民的关注参与。
在人类活动极频繁的今天,每一次放流后,作为国际极危物种的中华鲟能否安全游入大海,让无数人牵挂。
据悉,截至昨日,标记的60条中华鲟中有30条已经游过芜湖。
曾与恐龙做邻居的极危物种
中华鲟在地球上存在已有1.4亿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它们多数时间生活在大海中,到了繁殖的年龄,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长江口,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最远到达金沙江下游产卵,而幼鱼会重新回到大海长大。
“和普通鲟鱼不同,中华鲟的外形更加‘呆萌’,是个性格温顺的‘宝宝’。”在芜湖站的护鲟活动,中华鲟研究所水生态修复室工程师苏巍博士这样形象地介绍。
记者了解到,中华鲟“胆小”,幼时,技术人员为它打PIT标记(用于追踪检测)时,常常会肚皮朝上“装死”;它性格温顺,虽然并称为“长江鱼王”,却能和其它鱼类和平共处;它还很执着,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回到长江生儿育女,洄游全程往往耗时近两年,期间不吃食物,全靠自身维系体力,也从不迷失方向。
“作为和恐龙同时代的物种,保护和研究中华鲟,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对研究生物进化、探索地球变迁、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苏巍博士说。
然而,受涉水工程建设、环境污染、航运干扰等因素影响,中华鲟群体数量逐年减少,目前已面临灭绝危险。1988年,中华鲟就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归为国际极危物种。
芜湖学子全程参与放流和护鲟
5月14日上午,在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将中华鲟的标识交到该学院师生手中,并呼吁:让我们共同保护游经芜湖的中华鲟幼鱼、保护长江母亲河!
早在4月24日,以安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为代表的芜湖志愿者,与长江中下游其他8个城市800多名志愿者一道,全程参与今年中华鲟春季放流活动。他们在湖北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亲手将2020尾大规格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自5月14日至19日,芜湖“护鲟”志愿者们又通过叶脉书签制作、绿色毅行、“美丽中华鲟小画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市民们宣传环保知识。
该校生物技术专业大二学生汪晓东,多次参加保护长江母亲河、保护江豚等系列环保活动。“现在长江的水质已经大不如从前,保护中华鲟更应该保护和它相关的生物链和生态系统。”他告诉记者,期待长江生态环境能早日改善,让中华鲟有家可回。
超半数“鲟宝宝”游过芜湖
多年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中华鲟放流数量已超过500余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达1.7万余尾。今年,放流的部分中华鲟子二代首次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技术人员可通过设在长江沿线的荆州、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等7个城市的监测点实时监测。
数据显示,去年中华鲟研究所放流3005尾中华鲟,最终抵达长江入海口水域的约1050尾,存活率不足35%。“从宜昌到入海口有1800多公里,距离之长,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我们经常收到中华鲟被误捕的反馈信息,中华鲟遭受船只螺旋桨击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还有水体污染以及非法捕捞带来的风险。”
“据去年的监测点回馈信息,放流到达长江入海口水域时间,最快的18天,平均时间21天。”中华鲟研究所的相关人士介绍,今年5月4日凌晨3点42分,一只生于2011年,体长98厘米的中华鲟“宝宝”率先到达芜湖监测点。截至5月17日,标记的60条中华鲟中已有30条游过芜湖,说明成活概率已超过5成。
据悉,芜湖是此次活动第7站,抵达芜湖的中华鲟已经游出放流点近1400公里,距长江入海口还有480余公里。“愿‘鲟宝宝’继续好运。”一位志愿者说。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