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黄牸乡抗日游击队 在艰苦环境中壮大的抗日力量
70多年前,太湖县八士畈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这是当时太湖县唯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虽然条件艰苦,但游击队员们坚持斗争,在战斗中逐渐壮大,最后被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
邓太林老人指认当年游击队员开会的房屋
1940年10月,太湖县花亭湖畔的八士畈邓家湾(今汤泉乡士畈村境内)成立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黄牸乡抗日游击队”,这是当时太湖县唯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这只队伍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在群众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新四军抗战的政策,在艰苦的条件中壮大。
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统一战线 云团起义失败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7月1日,日军清水师团集结万余人分三路进攻太湖县。一路由安庆经小池进入,一路由石牌经新仓进入,一路由望江经徐桥进入,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作,造成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1939年1月,国民党政府召开五届五中全会,设立“防共委员会”,在全国掀起反共高潮,公开破坏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上级指示,太湖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县动委会”)及安徽省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省动委会”)驻太湖工作团先后离开太湖县,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
1940年3月,国民党第四十八军所属第九游击总队司令云应霖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统一战线行为,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国民党政府为防范云应霖投奔共产党,将第九总队改编为四十八军补充团,调防于抗日大后方的岳潜边境。云应霖识破国民党政府的意图,决定起义,并将由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七连和突击队,进驻岳西撞钟河、菖蒲地区以策应起义。后因国民党四十八军三个团的兵力围剿,云团起义失败。云团起义失败后,云应霖受伤被捕,突围出来的同志大部分赴皖中地区。中共党员李甸民突围后,找到中共党组织回到了家乡八士畈,继续组织武装革命。
回到八士畈组 建抗日游击队
回到家乡八士畈的李甸民,很快与时任中共太湖县第三区(原寺前区和小池区)特支书记的五兄李楣(李菀民)取得了联系,他们一起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八士畈一带具有组织抗日武装的良好基础:原中共第三区抗日自卫队一部分老人还在;家乡一带部分进步青年都想参加新四军,反对国民党征兵、要费、抓壮丁;活动在鄂皖边界的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政委张体学经常带人到八士畈、黄岗一带打游击。万一发生不测,可争取他们的支持。
随后,李甸民以做布匹生意为名,在八士畈、黄岗等地进行革命活动,通过家族和亲戚关系暗地联络一群进步青年,组成抗日游击队。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后,李甸民秘密联络了近20人,于1940年10月在八士畈邓家湾(今汤泉乡士畈村境内)成立了“黄牸乡抗日游击队”,李甸民任游击队队长。他们白天照常劳动,晚上秘密活动。这些组织起来的进步青年有一个共同点:即对旧社会不满,反对国民党政府,认为他们怕日本鬼子,缺乏抗战决心;他们敬佩新四军,认为只有新四军真正的抗日,只有共产党才能获得抗战最后的胜利。
虽然条件艰苦 依然坚持斗争
5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太湖县汤泉乡士畈村。84岁的邓太林老人告诉记者:“我那是只有十二、三岁了。这支游击队成立时,是在邓家湾公堂东后角邓左廷家里开的会。邓左廷是我叔爹,也是游击队一班班长李时文的岳父。由于当时处于国民党管制之下,加之游击队还没有与党组织和新四军联系上,他们的活动十分困难,也很危险。后来,游击队队员开会大多是躲在邓家湾屋后蜡树坦石洞里开。白天在外,有时晚上回屋里。”
邓太林老人带着记者来到公堂东后角的邓左廷家老屋。老人指着两间老房说,这就是当年开会的两间老房,现在还居住着一名五保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这些房子保护下来,好让后人记得这段历史。”
游击队在战斗中逐渐壮大
1940年10月,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政委张体学率领部队经过八士畈,李甸民立即与他取得了联系,并汇报了黄牸乡抗日游击队的情况。张体学给予这支游击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交待了游击队活动方法、策略和以后的联系人、地点(中共桐山冲一圩大关区县委)等等。这给刚刚成立的抗日游击队很大的鼓舞。
1940年11月,这支游击队发展到50人左右,分为三个班。第一班班长李时文(八士畈东冲人),主要负责军事;第二班班长汪毛海(八士畈柳冲人),主要负责交通;第三班班长汪胡武(八士畈洪岭人),主要负责侦察敌情。
他们还派人到天桥羊角河购买国民党哗变丢弃在民间的枪支,后又从当地地主家中夺得五条枪支。国民党黄牸乡乡公所当时设在赵家河,游击队一夜之间包围了乡公所,迫使乡长周觉侯交出步枪六支。这样,游击队拥有步枪十余支、土枪数支。
游击队得到武器后,即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他们在群众中,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新四军抗战的政策,以增强群众的革命信心。
1941年2月,游击队与潜、太、岳指挥部进行了两次联系,后通过新四军五师联系上了七师。1941年3月,新四军7师挺进团在新四军5师14 旅的引荐下,团长林维先派叶成带领6名战士,来到了黄牸乡协助李甸民工作,加强了游击队的领导力量,并在佛图乔木寨成立了中共黄牸乡抗日游击队党支部,并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了党的抗日政策。
编入新四军 奔赴抗日前线
“1941年4月上旬,国民党一个班配合地方土劣在高田陆家岭巡逻,与游击队遭遇。”邓太林介绍:“陆家岭有一支烈火队,有十几条枪,他们经常配合国民党军队到处抓游击队队员。有一次突然袭击,抓了几名游击队队员。游击队队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趁黑夜偷袭。他们分班潜入陆家岭,发现敌人正在酣睡。正当他们准备营救被关押的队员时,不想惊动了一名敌人。他大声喊叫,于是双方发生了枪战。经过一场激战,游击队毙敌3人,其中机枪手1人。这次偷袭,不仅抢回了被关押的游击队员,而且让游击队得到了实战锻炼。”
1941年4月下旬,国民党太湖县自卫大队一个分队到佛图的蔡家河驻防,准备进山搜查。游击队决定占领有利地形,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刚从驻地出发,游击队就得到了消息,立即抢占山口的制高点,等待敌军到来。经过一个多钟头的战斗,俘敌8人,缴步枪3支。除一名班长当场被击毙外,其余的人经 教育 全部释放。
李甸民遵照新四军七师挺进团的指示,带领游击队向宿松、望江湖区转移。转移过程中,部队在徐桥泊湖地区又与太湖县自卫大队徐桥分队发生遭遇战。据李甸民生前口述、占协民访问记录的《新四军七师林维先在太湖开展游击队的情况》一文记载:“走徐桥时,碰上了自卫队员30多人。当时我们的人更多,游击队有80多人,挺进团有1000多人,所以徐桥自卫队这次被全部消灭,被我们打死了七、八个人,活捉了20多人。为挽回损失,国民党138师属部、176 师属部、太湖县自卫队,还有宿松县自卫队都向我军围剿过来,这样处在撤退中的我游击部队的势力就比敌人小多了。因此,部队在危急中边应付,边撤退。”
在李甸民的带领下,黄牸乡抗日游击队在徐桥遭遇战后安全向湖区转移,完成了由山区向湖区转战的任务,最后编入新四军的序列,奔赴抗日前线,共同担负抗日救亡的光荣使命。
据了解,太湖县“黄牸乡抗日游击队”从1940年10月建立到1941年5月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第四游击队,前后只有8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在安庆市抗战史上和中共党史上存在的意义和影响却是巨大的。
原标题:艰苦条件中壮大的抗日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