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卸任南科大之后将回中国科大(图)
今年的南科大开学典礼将注定值得这所年轻的大学铭记。今天,创校校长朱清时将发表最后一次开学演讲,而这一天,也是他任期的最后一天。按照合同,68岁的朱清时明天将正式从南科大退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于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五年前掌舵南科大之初,朱清时曾说,想让南科大来回答这个世纪之问。卸任之际,朱清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对南科大成为一流大学满怀信心,“南科大已小有所成”。
谈卸任:按照合同,9月2日我就不是校长了
8月29日上午,是南科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报到大厅里挤满了人。“朱校长来了!”人群中的一句话,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朱校长看望新生时,不少家长和学生看到他后,要求合影,还有的学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纸张,要朱校长在书包或衣服上签名。”南科大一位老师表示,可能学生们也知道朱校长马上就要退休了,心里舍不得。
今年,南科大在全国15个省份招生录取610人,其中不少学生是冲着朱清时而报考南科大的。一名学生说,他的分数有多种选择,但因为全家人都是朱清时的“粉丝”,加上南科大的改革创新很对他的口味,最终选择了南科大。
昨天,朱清时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按照合同,9月2日我就不是校长了。”不过,朱清时说,今天他会以校长身份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并作开学演讲。
谈成就:把南科大从“纸上”搬到“现实”
五年前,南科大在全球200多位候选者中,选中了朱清时。他在陈国良院士和刘盛纲院士的劝说下,放弃了去故宫研究考古,来到南科大。在南科大上任不久,朱清时曾说,希望将南科大打造成能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大学。转眼五年过去了,朱清时告诉记者,南科大已小有所成。
“如果把30岁作为人一生最辉煌的年龄,那么南科大现在多大?”面对这个问题,朱清时表示,南科大现在15岁。“5年前,这里连房子都没有,现在我们有150多个优秀教师,1200多名优秀学生,有这么好的老师和学生,南科大一定会成为一流大学。”梳理过往五年,朱清时认为,大家把南科大从“纸上”搬到“现实”,也把可能做成的事基本做到了。
谈及“一流大学”的信心,朱清时举了个小例子。最近,南科大的两个教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在中国高校,清华、北大、中国科大等高校教授一年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只有两三篇而已。南科大的教授,实验室还没准备好,他们就在《自然》上发表文章,说明他们水平高。
在对学生培养上,朱清时也提倡严进严出,如果学生学分未修满,就不能毕业。“只有淘汰的压力,才能让学生保持努力的状态。”朱清时认为,精英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领军人才,数量必定不是多而广,而是少而精。
谈改革:规章制度、文化,已经成为基因
打开南科大网站,首页的前两张图分别介绍了两位教师在《自然》等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而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来到南科大看望学生的图片则排在最后。这样的排序似乎也表露出南科大去行政化的改革。
关于去行政化改革,朱清时称,南科大里有教授治校的氛围,这是最根本的东西。有人担心,“去行政化”会随着朱清时的离开而停止。但朱清时表示,南科大的改革已形成制度化,比如南科大是中国公办高校中,目前唯一一所由理事会治理的学校,南科大的校长也是由理事会遴选,这些与其他学校不一样,也不会因为校长的不同而改变。南科大的改革,规章制度、文化,已经成为基因。
“南科大是深圳的孩子,我只是一个保姆。”朱清时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个从孩子出生就一直照顾着他的保姆,所以感情很深,即使退休离开南科大,也会一直关注着它的成长。南科大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朱清时给南科大带了个好头,“朱清时绝对是中国教改的里程碑式人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