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安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3日讯 十二五以来,我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建设更加均衡的基础教育、更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等方面实现重大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在合肥八中机器人训练室,几名同学正在利用午休时间进行机器人训练。合肥八中VEX机器人队伍前不久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机器人亚洲锦标赛上揽获了高中组所有奖项冠军,刷新我省新纪录。眼下,他们正在为明年四月的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做准备。
合肥八中学生张之行:“我觉得不光是一种比赛,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历练、经历,机器人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也增强了我们跟其他人合作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地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合肥八中校长王建明:“政府每年在‘十二五’期间,每年都会投入资金,开出七八十们这样的选修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提供平台。”
目前,像合肥八中机器人队这样的兴趣班,已在全省中小学校遍地开花。十二五以来,我省着力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素质教育课不仅在城区学校开足开齐,农村边远地区同样有。
在繁昌县孙村镇梅冲教学点,14个孩子在上一堂音乐课。“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学一句。我的小鸡唧唧唧,唱——”正在教唱的金老师并不在现场,而是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繁昌县实验小学里。孩子们是通过教室里的摄像头和电视屏幕在跟老师学习唱歌跳舞。
目前,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覆盖到全省60个县,1872个教学点。通过在线课堂,这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了音乐课、美术课和英语课。同时,我省还通过省考、县管、校聘中小学教师,探索教师无校籍管理、校长职级制,招生制度改革等系列措施,让均衡教育之花开遍江淮大地。
十二五以来,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近五年来,全省中职学校累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52.9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5%以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技术支撑。天长市工业学校校长佘文学:“我们的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8%以上,因为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年来我们为社会培养了技能型人才七千多人。”
作为教育资源大省,十二五以来,我省进一步推动高校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和创新人才的高地。中科大与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共建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与安徽省、教育部、工信部共建智能制造研究院。截至2014年底,全省高校建起国家级科研平台26个,部级平台71个,省级平台285个。
2011年以来,全省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合同技术转让金额和实际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程艺:“安徽省高校总体的在全国研发能力,始终处在前十位左右。‘十二五’期间,安徽高校的这支科技力量为我们地方的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至2014年底,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1%,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9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毛入学率99.2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9%。全省教育事业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王莹)
[ 编辑: 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