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意见》政策解读
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2015年2月10日,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2015〕17号)(以下简称《意见》),共提出30条政策措施。
1.《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我省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上已有试点基础。2012年,我省在金寨、凤台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10月,省政府在金寨召开了全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现场会,学习推广了金寨、凤台改革经验,并决定将改革扩大到全省20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区)。
全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地方金融改革取得了三项突破:一是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83家行(社)全部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二是村镇银行设立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三是徽商银行重心下沉,实现县域分支机构全覆盖。
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是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有力落实。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加强金融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努力做到不脱农、多惠农,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并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意见》。可以说,《意见》的出台,对于破解“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意见》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2.《意见》要达到的预期改革目标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力求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倾斜,确保农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贷款比例不降低。具体的量化目标主要包括:到2017年,县域存贷比达到65%左右,农村保险深度和密度进一步提升,县域直接融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县域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以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县域征信体系全面建成,涉农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此次改革的范围是什么?
此次改革由原有的20个试点县(区)向全省县域全面推开,即包括全省所有的县、县级市以及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区。
4.《意见》着重解决哪些农村金融问题?
《意见》重点针对当前县域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融资渠道较少、农村金融活力不足、农民贷款抵押物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缺乏、农村信用体系薄弱、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分别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为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提出一系列措施培育壮大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徽商银行以及各类大中型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为解决农村信用体系薄弱问题,出台措施建立健全县域动态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和信用评价及成果运用机制,等等。
5.简要介绍《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分10个部分共30条政策措施。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第二至第六部分,分别就银行、资本市场、保险和担保等各类金融业态和金融市场行为制定改革措施。第七部分是加快建设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动态征信数据库和加强信用信息运用。第八部分是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实施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和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第九和第十部分,分别是政策支持、风险防控和组织领导,包括强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省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以及加强宣传培训和督查考核。
6.《意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是充分体现国家政策精神。《意见》认真研究吸纳了国发〔2014〕29号、52号、国办发〔2014〕17号、39号等文件中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发展的精神,力求体现国家关于农村金融工作的政策导向和要求。二是紧密联系我省实际。准确把握我省当前农村金融改革进入新阶段和“三个全覆盖”的现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从亟待解决的薄弱方面入手,有针对性提出政策措施。三是科学制定工作目标。按照科学合理、指导性强、适度超前的原则,综合考量当前全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趋势制定出3年计划,并提出具体量化指标。比如到2017年,县域融资担保放大倍数达到5倍等,确保改革任务有抓手、可操作、能落地。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和金融服务的着力点瞄准县域、农村和小微企业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域,为全面推动我省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增量空间。
7.通过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农民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
通过实施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让农民能享受到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比如,在已开展改革试点金寨、凤台等地建立的高标准农村金融服务室,配备ATM机、自动存取款机、POS机、多媒体自助查询机、网银体验机等自助服务机具,让农村居民查询更容易、取款更方便、支付更快捷。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将有助于农民朋友通过自己的信用信息获得贷款,既有助于生产创业,也有助于形成人人讲信用的文明乡风。此外,改革将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助于改善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各类“三农”保险方面,农民也将能享受到更多保障。
8.下一步打算如何贯彻落实《意见》?
初步的考虑是:首先要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紧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其次是对《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政策措施进行细化分解,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第三是抓紧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督查考核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形成工作合力。第四是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县(市、区)具体实施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动员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