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民族乡(村)迎战三夏保丰收
为夺取夏粮生产的全面胜利,淮南市三个民族乡(13个民族村)把“三夏”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做好机收会战、秸秆禁烧、田间管理、结构调优、安全生产等工作,积极迎战“三夏”。
民族乡、村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继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夏收、夏种进度,提高夏收、夏种质量,强化在地作物管理,确保全乡农业生产稳定增收。利用农业信息网站、农家书屋、远教平台、农业专题讲座、村级广播、电话解答、手机短信、“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农作物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常见多发病虫害防治及秸秆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及时公布在地农作物管理动态和技术要点,发布虫情预报和防治措施。三个民族乡(13各民族村)的6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包村联户,每人联系10户科技示范户和1至2个行政村,现场指导群众做好除草、追肥、排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市民委积极协调农业部门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增粮措施。少数民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组织好对外出未返乡农户的代收、代耕、代种工作。农资市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认真开展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各乡(村)科学制定用水、供水、管水方案,提前做好灌溉渠道的清淤、疏浚及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群众用水、管水、协水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有序。
各乡、村还积极组织夏种工作,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努力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力争在6月中下旬完成水稻栽插七万余亩。在各乡村选择适宜优质水稻生产区域,扩大适销对路的水稻品种生产,提升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种稻效益。扶持家庭农场、民族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积极发展设施栽培,大力发展瓜果、蔬菜、黄豆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