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五位一体”打造法治文化地域品牌

23.08.2018  11:00


党委政府高站位推进。 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依法治市总体框架谋划推进,2017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法治文化建设工作4次,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2次,市政法工作例会研究法治文化建设工作3次,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市法治宣传领导小组会议调度法治文化建设工作4次。累计投入1400万元用于法治文化场馆项目建设。建立法治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督办全市法治文化重点项目进展。 地方立法高点位保障。 出台全国首部地市级法治宣传地方性法规——《淮南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将“宣传《淮南子》等法治文化思想”“利用少儿文艺、动漫等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等写入《条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具有区域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淮南市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淮南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奖励扶持实施办法》《淮南市“1+X”法治动漫工程实施方案》等10余项配套制度。 研究宣传高声位坚守。 引导扶持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以《淮南子》为代表的地域法治文化研究创作,与安徽长江法治文化研究所签订淮南地域法治文化研究推广合作协议,举办“淮南子”法治思想研讨会4次,发表相关论文、调研报告30余篇,出版《淮南子与法治思想研究》,面向全市招募10名大学生普法创客。 豆娃说法”高段位代言。 打好豆腐发源地这一文化名片,创作“豆娃”卡通形象,形成“豆娃说法”特色普法品牌;启动 “1+X”法治动漫建设工程,荣获全省首届“法润江淮 共筑美好安徽”法治微视频类特等奖,专题课件登陆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豆娃成名记》荣获全国H5讲述“六五”普法新媒体大赛一等奖;研发制作“豆娃”玩偶、摆件、画册、明信片、挂历等衍生产品,实施著名景区嵌入、繁华街区融入、乡镇村庄纳入、建制小区注入“四入行动”。 网雕馆影”高品位建设。 建设“互联网+”法治文化传播矩阵,全市共建立1092个村(社区)普法微信群,开通3个普法微信公众号、34个普法微博、10个今日头条客户端,与三大通讯运营商合作定期推送法治宣传短信,《法约淮南》电视普法栏目每周一期。打造法治文化雕塑群,在淮南法治文化公园内设立《宪法墙》《豆娃与礼法》《淮南子法治竹简》等十余尊法治雕塑,淮南市十里法治文化长廊系列雕塑正处于设计阶段。建成1200平米的淮南法治文化馆,设置“法与国、法与德、法与民、法与淮南和法治之光”五大展区,各县、区分别建成各类法治文化展馆、中心、广场、橱窗等传播阵地1070个。建造融水幕电影和音乐喷泉为一体的普法科技设施,每周定时播放法治类电影和微视频。

(淮南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