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垃圾发电厂因垃圾不够频繁停机
昨天,在淮南毛集实验区,一处垃圾填埋场里堆满了生活垃圾
淮南西部垃圾发电厂是一家环保发电厂。今年1月和9月,厂里两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机组先后启动调试,并取得省环保厅试生产批复,目前仍处于试生产阶段。12月17日,记者从淮南市人大组织的“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由于该市生活垃圾进厂量太少,一台发电机组经常被迫停机。据了解,淮南日产生活垃圾在1600吨以上,可为何电厂会没垃圾可用?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
发电机组经常断“粮”
12月17日,在淮南西部垃圾发电厂内,记者看到烟囱里冒出的白烟时有时无。“现在每天进厂垃圾根本不够用,一台发电机组经常停用,更别说满负荷运行。”淮南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军介绍,发电厂投产后,每天送来的垃圾只有200吨,而发电厂日处理垃圾可达1000吨。
为最大限度解决垃圾进厂量不足等问题,今年5月5日,淮南市政府专门下文,除大通区生活垃圾仍在东部填埋场处理外,田家庵区生活垃圾暂按每天300吨运至西部垃圾发电厂,其余各区县垃圾全部运往西部垃圾发电厂。文件特意提到,潘集区、毛集试验区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所有生活垃圾运至西部垃圾发电厂处理,政府按实际垃圾量2元/吨·公里价格对转运费用进行补贴。
6月17日,淮南市市容局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启动东部垃圾西运方案,提升垃圾收运率。
朱勇军说,通过以上措施,目前每天进厂垃圾有500余吨,但发电厂垃圾需求量仍未得到满足。其中,潘集区、毛集实验区并未往西部垃圾发电厂送垃圾,其余区县也未按实际垃圾量运送到厂里。
探访
没进电厂,垃圾去哪儿了?
地点:毛集实验区
昨天上午,毛集实验区市容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区所有生活垃圾都倒在“金三角”(注:当地一处地名)附近一个填埋场。记者随后前往这个填埋场,看见大量垃圾直接堆放在坑里,未进行任何处理。“夏天时,会有人在垃圾上撒些石灰。现在天冷了,很长时间没人来撒石灰。”附近一些居民说。
除了填埋场,在毛集实验区董岗学校校门口、丁家沟桥等地,记者看到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着。过往市民及附近居民无不怨声载道。“有时风大,垃圾都能吹到我家门口。这些垃圾应该及时运走。”住在董岗学校附近的一位居民边倒垃圾边说。
地点:谢家集区
在谢家集区唐山镇政府对面,有一条长约千米的小路。记者看到小路两侧堆放着大量的生活垃圾。“这里原先是个居民区,房子拆迁后,就开始有人在这儿倒垃圾了。”附近一位居民说,这些垃圾都是整车运过来的,看着像是单位的。
在谢家集交警大队南侧一个十字路口附近,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上面堆放着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一些垃圾离交警岗亭只有10多米。“这里成了天然垃圾场,我们都不愿靠近岗亭,太难闻了。”一位交警说。
调查
淮南日产1600吨垃圾
据了解,淮南现有垃圾处理场,仅能处理全市40%的生活垃圾,这与环保要求差距很大。
“淮南日产生活垃圾约在1600吨,最高可达到1800吨。”12月19日,淮南市环卫处处长张国忠告诉记者,这一数字是按淮南市城市和农村人口每人每天产生活垃圾0.8公斤、0.6公斤计算出来的。受运输条件等影响,很多垃圾都是简易堆放。
按照淮南市政府《关于淮南西部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垃圾调运工作的意见》要求,田家庵区每天要送300吨生活垃圾到垃圾发电厂处理。“可实际上只送了大约200吨,差距比较大。”淮南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良俊向记者提供的数字显示,除田家庵区外,谢家集区送进电厂的生活垃圾为40~50吨,还有50~80吨的运送空间;八公山区送进电厂的生活垃圾为60~70吨,有20~30吨的空间;凤台县生活垃圾虽然送得多,但还有个别乡镇未送过来。
回应
距离太远“送不起”
毛集实验区市容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该区之所以未按政府要求运送生活垃圾,主要是因为区里没有垃圾中转站和垃圾运输车,也没有垃圾压缩设备。目前,辖区垃圾全部堆放在一处填埋场里,最近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等过完年就把垃圾送到发电厂。
潘集区市容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该区与垃圾发电厂隔着淮河,从凤台县或田家庵区绕过去,来回至少要4个小时,不光时间长,油钱也要三百多元,运送成本太高“送不起”。目前,辖区生活垃圾全送到沉陷区一处填埋场堆放。
该负责人称,潘集区政府已研究,区环卫处与每个乡镇轮流往垃圾发电厂送两车生活垃圾,每天送15吨左右,区环卫处运送费用由区财政负责,各乡镇运送费用由乡镇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