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进城路脏乱差 文明创建出现“死角”

01.09.2014  09:53

   进城路,脏乱差

  8月12日,记者乘车来到淮北市,下高速路口后首先驶入梧桐路,发现路面及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看到,路面不仅有多处破损,而且垃圾和杂物随处可见,路两边杂草丛生,不时还能看到延续数十米的污水。在一堵标语墙上,“把高速路国省道江河湖三线建成文明风景线”的粉刷标语已经斑驳不清。不远处,一家机械加工厂内持续传出噪声,并伴随着浓厚的机油味。马路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家洗车店,车辆随意停放路边。

  一位路过的外地司机告诉记者,他因为生意原因经常来淮北,“每次一走上这条路,对当地的印象就变差。 ”与梧桐路相连的人民路,路面宽敞整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当地市民感慨:“如果下力气管,道路脏乱差还是能解决好的。 ”

   城中村,拖后腿

  在淮北市中心淮海路,沿线商铺林立,一片繁华。而与商业街一桥之隔的方顶社区,却是一副破败的“城中村”景象。

  记者站在淮海路东岗楼立交桥上望去,“城中村”内一条废弃的铁路横贯中间,沿线多处堆着生活和建筑垃圾。顶着难闻的气味,记者小心翼翼地避开垃圾,走进“城中村”。居民纷纷向记者抱怨:基础设施较差,没有垃圾桶,没有公共厕所。周边道路没有下水道,只要一赶上下雨,到处是积水。当地社区干部表示:“由于先天基础较差,后期投入不足,这里的确成为淮北创建文明城市的‘死角’。目前该社区已被列入全市‘城中村’改造计划。 ”

   积水巷,出行难

  在烈山区望阳路附近,崭新的小区居民楼前,一条泥泞的巷道令居民出行困难。

  这条几十米的道路,中间全是积水坑。行人通过时只能踮起脚尖,踩着水中的石头或是草丛通过。赶上有电动车或三轮车通过,行人无处可避,往往被溅上一身污水。当地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路面严重破损已经有很长时间,居民多次反映,迟迟没有解决,“白天还能勉强走走。到了晚上,这么多水坑,又没有路灯,根本没法子出门。 ”

  【记者手记】

  细节决定成败。文明创建中出现的“死角”,源于疏于管理,造成问题久拖不决、群众怨言不少。营造美好环境、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切实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