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巡礼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淮北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出台有力政策举措,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程。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校行政负责实施。2006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4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主任,职能部门、相关学科负责人为副主任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2015年1月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定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管理全校本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学科建设、队伍管理。
学校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校党委书记王磊、副校长李福华分别带队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专题调研,研究部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学生工作部、党校等部门形成保障协调体系。
学科建设
抓学科方向。形成了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经验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特点和规律,研究我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探讨我党执政规律,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次飞跃和经验教训,提出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思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积极关注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揭示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论证正确处理科技进步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论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设计教育教学效果的指标评价体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重点关注党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近现代历史人物、不同时期重大事件研究,把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抓学科平台建设 。2003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验收为优秀等级;201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入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每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建设周期为3年,在2015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2015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科点获批省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建设项目,每年获得1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建设周期为3年。
抓学科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同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每一位导师都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门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
强化教学科研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辅助教学,注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四门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均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教学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平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宣传展示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阵地。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确定了相应的学时,积极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了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淮北市南山村、榴园村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结合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结合淮北周围淮海战役中一些纪念馆、纪念地等“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淮北市及周边农村的发展成果,进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教育。结合课题型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社团和学生自己创办的学术性刊物等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爱智学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团”等学生社团和《政法论坛》、《爱智学刊》、《臻真学报》等学生报刊,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用手机漫画形式《成长的足迹》展示其成果。校团委举办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活动、各种技能竞赛、学生学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
推进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式改革 。总结出了课题型教学方法、专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时事解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内容鲜活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研发出版了四门课的多媒体课件,分获安徽省多媒体课件一、三等奖;《概论》、《原理》多媒体课件还入选教育部“精彩多媒体课件”。积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加大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以及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网络教学活动的情况。期末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
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成果:拥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荣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2人在长三角思政理论课教学比赛中获奖。
坚持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项、校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5部,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文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60余篇。
坚持立德树人。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集中体现16号文件提出的“一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三个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四个提高”(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充分依靠教学团队力量,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育人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优化现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注重全员在职提高,采用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大赛、精彩一课和借智提高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开展理论研究宣传和社会服务
科研团队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建设的热点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现实服务,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围绕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扩大居民消费提供理论对策研究。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内部粮食、鲜菜、动物性食品之间呈有规律的变动趋势的理论;率先提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呈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非协调发展趋势的理论;创新提出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率已经超过合理界限的理论等等。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我国经济改革应对各种挑战提供对策研究。对于当前经济改革,提出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有两种不同思路: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两种不同发展思路之间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已经渗透到政治改革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并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向何处去的一系列原则性问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供对策研究。提出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所构架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特征的同时,在对生态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上,具有生态批判的精神、和谐发展的视野以及生态实践的情怀等特征。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的社会联系系统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视野》、《安徽史学》、《河北学刊》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出版了《1921?1978年中国共产党反腐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3部专著,先后承担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5项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手拉手”共建机制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的实践与创新》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分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学平台的思考》论文入选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并获教育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郝文清教授被推选为教育部2015年年度影响力人物提名人选,并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孙宜晓、李军全、高轩副教授先后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主流媒体对我院工作给予很大的关注,并作了宣传报道。如,安徽教育网以“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采取多种形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标题从“集中学习 领会全会精神内容、集体备课 把握全会精神实质、融入教学 让全会精神进课堂、参加培训 提高对全会精神认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报道;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系列报道之一:打造三大教学平台 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为标题对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方面的做法作了大篇幅的报道;以“淮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多媒体课件’”为标题对我校在课件制作等方面获此项殊荣进行了报道;以“淮北师大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多媒体课件公开出版” 为标题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由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进行了报道。
学院将以本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学术高地,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传播的思想阵地。
学科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为抓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一级学科,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有效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学科体系。
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
以课程组为团队,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扎实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评价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课程个性化的教学范式。
师资队伍建设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科研梯队的配备、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科研水平,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科研工作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教学工作。站在社会实践与学科发展前沿,凝练科研方向,努力产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努力使学院的科研有较大改善。争取每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5?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研究论文若干篇,其中CSSCI论文8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3部左右。
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学生入学即开始科研工作,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助研、助教、助管工作;举办研究生理论活动月,提高学生的学科和学术意识;坚持导师负责和导师组共同负责的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加强对开题、预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鼓励和支持学生报告重点高校博士研究生。
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建立与省内外重点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机制。聘请知名专家为本学科兼职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与兄弟院校开展学科共建的方式方法。 (石振保 特约通讯员:郎艳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