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工商局坚持放管扶 助力调转促
淮北市工商局从服务全市调结构转方式促升大局出发,发挥密切联系各类市场主体的职能优势,坚持以放促活、以管促优、以服促强,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力助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应对经济下行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放宽准入,让市场主体活起来。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资本“零首付”、认缴制,推行先照后证登记模式,无法律法规依据一律不作为前置许可条件。坚持非禁即入,打破准入限制,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经营项目,支持先行先试,予以登记;推行企业年度信息网上申报制,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企业年报,实现了由“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出台《淮北市市场主体住址登记管理办法》,打破住址登记限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权全部授权下放到市场监督管理所。出台《市工商局登记服务窗口五项规范》,推行窗口服务便利化,整合行政审批职能,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办件时间由改革前的至少需要19天,压缩到如今3天。全市市场主体持续呈现高位增长态势,去年,新增私营企业3908户,注册资本142.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3%、12.6%,私营企业占新增市场主体总的量的98%,民间集聚的投资能量被进一步激活。伴随着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以网络电商、互联网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为代表新兴产业快速兴起。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新增内资企业分别为363户、718户、2935户,新增企业产业分布比为9%、17.9%、73.1%;显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二是严管到位,让市场秩序优起来。在一手抓放宽的同时,工商部门积极探索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力促“严管”到位。坚持发挥体制机制保障作用。在全省率先增设企业信用监管局,形成“一站式”监管执法体系。建立企业信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起草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为监管到位、责任到位、问责到位提供依据。发挥源头把关管控作用。严禁将违法建筑、危险建筑房屋、被依法征收即将实施拆迁的房屋作为登记场所。实行注册登记引导,开展新登记高危行业管控,及时反馈共享相关信息。深入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确保信息公示及时、准确。发挥信息公示约束作用。将未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或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仍未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严格落实执法案件信息公示制。发挥监管执法惩戒作用。严厉查处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商业贿赂、消费欺诈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推动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形成。今年以来,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治活动56次,依法查处各类案件389起,罚没款近280万元。发挥部门协作合力作用。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建立违法行为抄告函制度,今年已向卫生、食药等部门发送抄告函128份。建立健全跨部门的案件移转、情况通报和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不良信息共享机制,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群众监督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
三是靠前服务,让市场体量强起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在企业帮扶上下功夫、做文章、解难题。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制定《淮北市商标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方案》,立足专业特色园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品牌集群的特点,积极培育支撑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产业品牌集群。目前,全市每年新申请商标量正以600件的速度增长,10件中驰名商标、792件安徽著名商标和66件市知名商标,成为一张张响亮的淮北“名片”。积极帮助企业融资解困。在全省率先推出《动产抵押续贷登记办法》等创新举措应对企业因信贷过桥资金难以解决而面临的困境。出台《淮北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实施意见》,支持引导驰著名商标企业利用商标专用权进行质押获取贷款,把商标无形资产变成了真金白银。联合市邮储银行开展了以“亿元送贷”、“涉农守重企业层级授信融资”为内容的金融活动,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为600余家个体小微企业贷款近9600万元。2015年,工商部门利用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三驾马车”共为企业融资159笔,融资贷款达37亿元。助企引智搭建合作平台。帮助安徽松源食品与安徽农业大学对接合作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淮北市首届广告产业创新高端论坛,帮助广告企业提档升级,推动广告产业园建设。在成功招引英国柯雅美术材料公司落户淮北的基础上,又主动对接安徽长江七号网络科技公司来淮投资创业,目前合作项目已经注册登记。积极助企上市,先后为“口子酒”成功登陆A股市场做好相关政策支持、股权变更、部门协调等服务工作。同时为淮北市有潜质企业参与“新三板”做好前期政策引导和登记档案的规范等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