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高速公路扩容“堵点”

31.03.2016  07:03
摘要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规划改扩建高速公路832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多公里。与此同时,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土地、环境、资源等刚性约束更加突出

  合肥绕城高速公路陇西枢纽互通至路口枢纽互通,全长不足10公里,连接着合安、合徐、合宁、合六叶等省内最为繁忙的高速公路。每逢节假日,这里都是全省高速公路网中最易拥堵、最难通行的路段之一。如今,从这里经过的车主都会发现,道路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推进。

  “扩建后,这段路将成为省内首条10车道高速公路。 ”该项目负责人朱玉介绍,整个工程工期15个月,目前已经完成了20%的投资量,将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从而消除这一出行堵点和“痛点”。

两难之境

通行瓶颈、建设瓶颈并存,高速公路网扩容难题待解

  3月24日,记者来到该项目上跨省道101段的施工现场,与常见的路基施工时尘土弥漫的场景不同,这里几台小型旋挖机正在路基边坡上进行钻孔施工。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席进,正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他告诉记者,这里正在试验一种高速公路建设新技术:钻孔后,将埋设预制管桩,再在管桩上安装预制梁板,之后进行路面沥青施工。

  这套类似于“组合家具”的新技术,被称为“预制装配式桩板路基”。“我们又把它称为‘无土路基’技术。 ”席进说,它的最突出优势在于不需要通过取土填高路基,大量减少了土方使用量,同时也能减少高速公路路基的永久占地。仅目前正在进行试验的240米路段,就可减少6亩左右的永久占用土地,并减少16亩的路基取土坑占用土地。由于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的标准流程,在工时上可缩短20%左右。

  “进行这样的科技创新试验,就是为了突破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面临的越来越突出的瓶颈制约,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占用以及对通行安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省交通控股集团科技办主任左敦礼说,这是“十三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网扩容升级提出的迫切需求。

  在左敦礼看来,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双瓶颈”并存现象越来越突出。一方面,随着车流的急剧增长,全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瓶颈越来越突出。 G5011芜合高速已经成为春节前全国最拥堵的高速公路之一。因此,加快对繁忙路段进行改扩建,全方位扩容升级高速公路网,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将扩容改造12条共832公里的高速公路繁忙路段,续建12个共627公里的在建项目,同时启动总计1497公里的18个新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也在明显增多。首先是土地、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因素增强,耕地占补平衡已经成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其次,大量的改扩建,势必会对已经非常繁忙的通行状况产生更大的通行压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施工影响,提高建设效率。由于现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沿线村镇密集,在改扩建中必须减少施工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才能创造更好的施工环境。这就要求高速公路施工中尽量采用标准化、工厂化、预制化的结构件,减少现场浇筑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环节。

协同之效

资源减量、效率提高、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激发多重效应

  济南至祁门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的纵向大通道之一。该高速公路位于寿县境内的跨越淮河特大桥,全长11.84公里,主桥长440米,是重要的节点性工程。如今,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确保了该高速公路合肥以北路段于今年底前全部通车。

  “这座桥梁的建设,在国内首次大范围采用工业化的桥梁建造技术,工期较传统工艺压缩了20%以上。 ”济祁高速公路淮南至合肥段项目办主任张其云介绍,所谓的工业化桥梁建造,首先是引桥桥墩全部是由工厂预制好的墩桩打入地下,并非现场浇筑而成。同时,引桥全部采用钢板组合梁桥,桥面板全部由预制成型,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

  “从这座桥来看,技术创新的成效,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左敦礼颇有感触地说,除了省工期之外,统一的工厂预制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质量瑕疵、现场施工的环境污染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隐患。但更突出的效益在于节约土地和节省投资上。由于采用的钢板组合梁,其厚度较传统桥梁减少,这使得在保持同样净空高度的前提下,桥梁总高度明显下降,进而相应地减少了整条路的路基高度,节约大量的永久占地和取土坑用地。

  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较长。 2015年,国务院一举将高速公路项目审批前置要件从17项减为7项。但选址、用地、环境评价仍然是重要的前置审批事项。如果通过技术创新较大幅度减少耕地占用,实现减量化、绿色化,无疑将使建设项目在前置报批时获得更多“加分”因素,有利于建设项目加快“落地”。这也是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的协同和外溢效应。

  据席进介绍,目前合肥绕城高速改扩建中试验的桩板式路基技术一旦成熟,今后5年,可以在全省路基高度3米以上100多公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使用这项技术,其节约的用地指标完全可以支持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据了解,在省交通控股集团的推动下,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已经在大型桥梁、隧道建设和节地、节能、环保等关键建设技术上拥有了近百项专利。随着科技创新协同效应的发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在探索一条资源减量、效益提高、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创新之难

由“盆景”到“风景”难成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待健全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是位于我省最东部的纵向大通道,该高速公路位于五河县境内的淮河特大桥在建设中大胆创新,研发使用了至少5项斜拉桥建设的原创核心技术。该桥梁的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却被另一家施工单位利用,作为其核心技术参与其它工程项目的招投标。

  “与工业制造业相比,目前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席进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在进行一项技术创新试验中,需要使用一项关键辅料,这种辅料在日本普通使用,但其配方严格保密。而在国内,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被推广后,很多同行在参观交流中就可以获取关键性数据。席进认为,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研发和服务,是一个极具潜力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但应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这一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也面临着现实的难题。与制造业产业创新不同,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受到建设条件影响,难有统一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就会导致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往往在工程论证环节就可能被专家以“风险不可控”为由加以否决。

  “必须努力构建全链条研发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动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以此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的转型升级。 ”省交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乔传福说,今后5年,省交通控股集团将着力在长江过江通道建设、公路工业化建造、综合运输智能管控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支撑全省高速公路网加快扩容升级步伐。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胡旭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