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专业服务突破信访“围城”困局 合肥瑶海区引进律师团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安徽法制报头条]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往往是难啃的“硬骨头”。从去年9月起,合肥市瑶海区委政法委创新举措推进信访改革,引入两家律师事务所组成专业律师团,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信访问题。一年来,律师团以第三人身份依法判是非,成效初显。今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瑶海区委政法委又聘请了一家律师事务所组团参与。
信访“围城”困局倒逼改革
瑶海区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老工业聚集区,近年来在产业调整大背景下,传统落后和产能过剩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或合资外迁,失业人口多,旧城改造拆迁任务多,部分开发项目不规范遗留问题多,尚存老工业环保问题突出,社会多方面矛盾叠加,信访稳定工作压力大。如何走出信访“围城”困局,是摆在瑶海区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破题从2012年开始。当年,瑶海区万和新城广场200多家商户集体越级上访,控告开发商、运营商合同违约,要求退房赔付损失。瑶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卫立顺请教了区里聘请的法律顾问、华皖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俊武。杨律师抓住问题实质,派出具有不同经验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成功化解了此事。初尝法律服务甜头后,区委政法委体会到在处置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律师介入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法律特长,是纾解信访压力的好帮手、好参谋。
2014年9月,瑶海区委政法委决定将一些复杂疑难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律师团参与,包案服务、跟案服务。经多方遴选,首批两家具规模的律师事务所被选中,组成两个律师团投入工作。
仔细把脉实现精准发力
考验随之而来。去年8月,瑶海区内一家投资集团公司,因擅改规划,混乱开发,导致资金链断裂,不能依约交房、兑现返租租金,涉及到1000多户投资人利益,还存在拖欠工程款、职工工资、农民工兄弟血汗钱等问题,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律师团受命处理。“我们遵循四个原则,把情况摸透、把是非判明、明确责任主体、提供具体意见,从而实现精准发力。通过好几个月的‘翻箱倒柜’,终于把涉事企业的家底和矛盾焦点掌握清楚了。 ”律师团成员之一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陈长志律师告诉记者,上个月瑶海区召开了多部门参加的案件第三阶段联席会议,他代表律师团向瑶海区法院、检察院介绍该公司当前拥有资产情况,并参与研判导入法律强制清算时机、条件是否成熟。预计不久后,强制清算程序就会启动。
律师在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不仅以出色的执业水平,还以优良的服务态度逐步取得信访人信任。大兴镇一家名噪一时的造纸企业,因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于2013年5月停产,原材料供货商的货款、周边群众的集资款无法偿还。律师团介入后,依法收管了企业全部授信印章,派员驻地值班,参与一对一接访,宣传法律政策、核实证据。
“由访转法”回归法治轨道
律师团引入一年,参与化解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共有十几起。这些案件一度非常棘手,有的涉及好几千人的利益,有的是20多年上访的老户。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律师们的努力,有的已基本化解,有的已进入司法程序。瑶海区“信访不信法”的局面基本好转,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大幅下降。“这说明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开始‘由访转法’,信访问题逐步回归到法治轨道解决,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采访中,瑶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卫立顺告诉记者,引进律师团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其实是建立一种法治通道,让有情绪、有诉求的群众找对人去表达,律师的第三人身份保证了其既不袒护政法办案单位,也不误导信访群众,律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而实现对合法合理的诉求解决到位、对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解释到位的目标。
卫立顺透露,下一步瑶海区会继续发挥律师团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植群众信法依法的思维习惯,为建设“平安瑶海”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报记者 李斐 周莹莹 唐欢
稿件来源:2015年10月15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