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桐城路浮雕墙遭遇“车祸” 雕塑家呼吁尊重艺术(图)

07.08.2014  10:10

  “我很气愤!这是对作品的不尊重,这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这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这是对环境的不尊重!”昨晚,雕塑家徐晓虹给记者打来电话,一口气连说了四个“不尊重”。是什么令这位儒雅的雕塑家如此痛心疾首?原来,由徐晓虹设计创作的“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浮雕墙刚落成半年,墙前就成为了停满车辆的停车场,艺术景观横遭破坏。记者发现,此种情况并非孤例。大家熟悉的三孝口七桂塘巨型马赛克壁画“普天同庆”,最近也遭到了两堵玻璃幕墙“左右夹击”,视觉效果大打折扣。

  桐城路浮雕墙成“汽车背景墙”

  “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主题照壁浮雕位于桐城路上、新改建的合肥45中大门两侧,长约百米,塑造了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80余位桐城派文人形象。作者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徐晓虹。浮雕墙今年2月落成后,徐晓虹又接连创作了新安画派“海阳四家”群雕,及姜夔、黄宾虹石雕,伫立于距浮雕墙不远的“经济合作广场”前。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一条安徽历史文化长廊,使树影婆娑的桐城路充满艺术氛围,成为合肥最富人文气息的文化地标区域。

  最近,徐晓虹准备为浮雕墙拍些照片,留作资料,却意外地发现墙前停满了汽车。“这么多车子一停,乱糟糟的,根本就没法拍照。没想到,耗资近300万元精心打造的浮雕墙,竟然成了乱停车的背景墙,汽车把地面轧得坑坑洼洼,一不小心车子还可能蹭到墙,城市文明在哪里?这样对待艺术,很恶劣、很粗暴,我很反感!”他痛心地说:“我为了这个作品不计报酬,数易其稿,仅设计就耗时一年多,完全是想为合肥这座城市作贡献,现在看到这个样子,心里很难受……我在想,我付出那么多心血做这个干什么呢?我们搞文化景观不就是要打造环境吗,为什么还要再把它破坏掉?”

  记者今日在桐城路看到,这座“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主题照壁浮雕前,已用白线标示为“临时停靠区”,停着小轿车、中巴车等各种车辆,杂乱停放的车辆与浮雕墙近在咫尺,形成遮挡,使得观者难窥浮雕全貌,浮雕散发的文化气息被破坏殆尽。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禁要问:解决停车难,一定要以牺牲城市文化景观作代价吗?

  七桂塘马赛克壁画遭“绑架”

  就像一位清新脱俗的仙女被两个暴发户绑架——这是记者站在七桂塘巨幅马赛克壁画“普天同庆”前的痛切感受。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三孝口金寨路上出现两幅马赛克壁画,分别是金融大厦高50余米的《长乐通宝》,以及七桂塘入口处大厦几层楼高的《普天同庆》。它们作为合肥的标志性景观,三十多年来美化着我们的城市,温暖着我们的记忆。遗憾的是,今年以来记者发现《普天同庆》两侧搭上脚手架,开始改造施工。现在,两道蓝色玻璃幕墙“焕然一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它们分别呈方形和圆形,突出于壁画画面一米左右,铝合金蓝玻材质与壁画的马赛克完全不“搭”,显得突兀逼仄,色调刺眼,很不和谐。它就像给一幅画作装上极不协调的画框,破坏了壁画的美感。

  “这是装的什么东西?挨着壁画这样近,好好的壁画都给挡住了,丑得哭!”昨天,一位50岁左右的市民站在三孝口公交车站站台上,指着不远处的《普天同庆》如此吐槽。

  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前提:植物需要生长空间,人需要成长空间,艺术需要创作空间……同样,艺术品也需要展示空间。艺术与环境是共生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保护艺术的含义并不止于艺术品本身,也包括它所处的环境;对环境的破坏,也即对艺术的破坏。这,也许需要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