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合肥街头流浪者:有人宁愿挨冻也不去救助站

24.12.2014  12:45

昨天凌晨,火车站站前广场,一名流浪的老人搓手取暖。

一段时间以来,合肥的最低气温已经进入“零下”节奏。虽然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救助力度,仍难以避免一些人群流浪在冬夜的街头。

天冷了,他们过得怎么样?为什么他们中的有些人,宁愿挨冻也不愿主动向救助站求助?

走到哪睡到哪,不知回家能干啥

时间:12月22日晚9点

地点:花园街地下通道

人物:小王

蓬头垢面,身躯瘦弱,黄色的外套里穿着几件破毛衣,因为寒冷,两只手不停地往袖子里插……这是12月22日晚上记者在花园街地下通道内看到小王的第一印象。小王身旁放着一只黄色的蛇皮袋,里面装着些饮料瓶子。他不知道晚上该去哪里过夜,就先在地下通道里坐一会再说。

“你晚上睡在哪儿?天这么冷,一直呆着能行吗?”记者带着一些担心询问。

“走到哪,就睡哪。就像吃饭,也是捡多少废品卖了钱,就吃多少钱的饭。”小王对记者说,因为没有铺盖,到了冬天他一般要到很晚才会找地方睡觉,在这之前他一般会去一些有灯光的公共场所呆一会,因为他觉得有光的地方会暖和点。

等到很晚的时候,他会去桥下或者找找其他流浪汉窝在一起睡,“实在冷得受不住,我也会偷偷跑去ATM机房窝一晚上,但有时那里不让待人。”

30岁的小王说,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皖北老家了,“我习惯了这样的流浪生活,一个人无亲无故的,我都不知道回老家能干嘛。”至于为什么会出来流浪,小王叹了一口气,之后便选择了沉默。为什么不去救助站?小王苦笑了一下,“捡捡废品也挺好的,反正就是不想去(救助站)。”

离家出走吃睡难,扛不住就抽口烟

时间:12月22日晚11点

地点:合肥火车站站前广场

人物:陈老汉

12月22日晚上11点,在合肥火车站站前广场附近的地下通道内,记者并未发现流浪者的身影。反倒是在火车站进站口南侧的一个小角落里,看到一名男子将几块塑料板垫在身下,缩进一个破旧被窝里。但躺下才一会,男子又坐起来点燃了一支烟,“太冷了,吸支烟能让自己好受一些。”

这是一位老人,他说自己姓陈,今年69岁,来自宿州市大店镇。与常年流浪在外的流浪者不同的是,陈大爷膝下有子女,儿子在外打工,老伴还健在,“我和老伴赌气,家里的负担太重了,我实在有些受不了,这才出来的,有好些天了。”

陈老汉告诉记者,出来的时候身上没带什么钱,白天就乞讨要饭吃,实在饿极了,也会去一些小餐馆外蹲着,看到客人吃饭走后,就赶紧拿塑料袋去倒剩饭菜。吃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可到了晚上,虽然有一床被子,但席地而卧还是让年迈的陈老汉吃不消,他驱除寒冷的方式就是随身带着的香烟,“平时我也舍不得抽,冷得厉害了才点上一支。”

有热心人发现了陈老汉,拨打报警电话求助。“老人家你怎么睡在这里,我送你去救助站好不好?”很快一位民警便赶到现场,开始劝老人家。

“救助站是啥?我待在这里就行。”眼见陈老汉有些固执,民警和一些热心人不停地劝导他,半个多小时后,陈老汉才同意去救助站,收拾东西上了警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
0

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合肥街头流浪者 记者探访合肥街头流浪者 救助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